-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明清时期昆曲服饰的形态特征
昆剧始于元末。在明代,魏良福改进了昆腔,成为当时的第一位主要剧作家。主要流行于明清学者之间。昆曲的文本诗化、服饰典雅、唱腔清雅绝俗,辅以江南丝竹伴奏和园林庭院为演出空间,这些都符合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旨趣。特别是在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昆曲演出之后,文人雅士的审美取向更主导了昆曲艺术的发展,使之成为“文人之曲”。昆曲服饰作为昆曲舞台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继承传统戏曲服饰的程式性、时代性、和谐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受到江南文人审美和时代风气的影响,呈现出新的艺术特点。
一、 “书、画、曲”的审美取向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园林、书斋是文人的文化空间,书、画、曲则是其具体的生活内容,诗意的文化和生活造就了江南文人独特的审美取向。在昆曲形成的这一历史时期,江南文人的审美全面而深入地融入昆曲舞台艺术之中,并引导了昆曲服饰制作的发展方向。
1. 清灵、清正、动
明清时期江南文人作为一个特定群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以及强烈的身份认同:在审美上,他们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追求飘逸洒脱、高洁清灵,崇尚雅致和脱俗;在心理上,他们往往有较高的文化自我认同感和优越感,追求脱离俗世和张扬自我。江南文人雅致的审美追求不仅影响了当时园林、书斋、家具的风格,也影响了昆曲的文本和服饰。例如,昆曲服饰在运线行针方面以精巧的手艺构成精美和谐的图案,刺绣手工一丝不苟,但刺绣配合服饰的构图却十分淡雅疏朗,给人以雅致、清俊、整肃之感。昆曲服饰强调的不是艳丽的色调,而是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的境界
2. 意境之美:元剧最佳之处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性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明清时期江南文人非常推崇这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意境之美便成为他们的审美取向,既表现在文人画、诗词之中,也表现在他们对昆曲的鉴赏品评之中。王国维说:“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3. 自然审美的文学传统
江南文人追求的自然之美在于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他们摒弃刻意雕琢,倡导自然天成、返璞归真。在艺术审美中,江南文人注重戏曲的自然之美,这与中国戏曲的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王国维在《元剧之文章》中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又说:“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
明代末期,江南文人大多养家班供宴饮唱和之乐,其中的品鉴之辞可以反映出当时文人的审美倾向。明末朱隗在《鸳湖主人出家姬演〈牡丹亭〉记歌》中记载其所观家班演出风格清朗自然,“不须粉项与檀妆,谢却哀弦及豪竹。萦盈澹荡未能名,歌舞场中别调清。态非作意方成艳,曲别无声始是情”
二、 特征分析下的严格而具体的佩戴程式
昆曲服饰的一整套美学特征是昆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吸收了宋元南戏、元杂剧的戏曲舞台艺术传统,其美学取向既具有明清社会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明清时期江南文人追求和谐典雅的审美理想。
人的审美活动、审美需求受特定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作为具有六百余年历史的昆曲,其舞台艺术的形成过程也带有浓重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印记。艺术来源于生活,故“明代传奇服饰基本上来自明代常服,它不仅继承了元明杂剧服饰的某些特征,而且根据生活服饰的变化和演出的要求,不断地自我发展”
除了带有时代的印记外,昆曲历来也是江南文人的风雅之物。在昆曲诞生之初,江南文人的审美倾向就深深印刻在昆曲的基因之中。据明代文徵明的《南词引正》记载,昆山腔的创始者顾坚“精于南词,善作古赋……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区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这种文人审美倾向也鲜明地体现在昆曲服饰中。昆曲服饰是昆曲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角色都有严格而具体的穿戴程式。在视觉审美上,从色彩、设计、图案、搭配等方面均体现了江南文人的审美追求。
1. 杜丽妇的服装特征
昆曲服饰在整体色调上往往呈现淡雅、朴素、低饱和度的特征,如在南昆传承版《牡丹亭》中,杜丽娘作为官宦之女,其服装用色多为淡粉、淡绿、淡黄等,以体现人物纯真、温婉的性格特征;而另一主角柳梦梅的服饰色彩素淡,凸显其有书卷气以及浪漫飘逸的风格
2. 流动性“留白”
昆曲重视塑造意境美,而意境美通过虚实关系和“留白”实现。昆曲的舞台画面与中国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线条构图或舞台人物、道具形成画面“实”的部分,留白则作为“空”的部分给人以想象空间和视觉冲击,让观者以自我为主体,通过展开想象使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无论是在昆曲还是京剧等中国传统戏中,水袖的设计均可看作舞台画面构图中由实走向虚的“线”,是戏曲人物为舞台画面“留白”的引子,且通过表达剧情和人物情感的水袖表演,舞台的虚实是可流动的。这种流动的“留白”给观赏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