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 别
□ 李 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结合“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分析,只是说即将去的那里的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友人到了一定会很喜欢,没有选项中的意思。]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飒飒芦花复益愁”意思是说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声中“我”更觉忧愁。八月中秋时节,本该团聚的时节,却要离别,以聚衬别,增添忧愁。秋风吹动,两岸芦花,飒飒飞舞,更是伤心不舍,无限忧愁。诗人通过写秋天飞舞的芦絮,渲染一种伤感的氛围,强化离愁别绪。结尾“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写诗人远远地遥望好朋友别去的船帆,直至再也看不见,日暮傍晚,斜阳满江,只剩下滚滚长江空自奔流。远去的船帆,日暮的斜阳,滚滚的长江,刻画了诗人无尽的不舍,满腔的离愁。
答案: 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
二、(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 王 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A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A项,“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曲解文意。颔联“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意为“如果两个人心意相通,何必在乎相识相知的早晚呢”,可推知诗人与友人相识不久,但二人的情谊却很深厚。B项,诗歌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白下驿”饯别,二人同为“昌亭旅食”之人,表明二人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由此才有了颔联中的“相知何用早”一问,表明正是二人共同的遭遇才让他们相识相交,这种经历构成了他们友谊的基础。C项,诗歌颈联“浦楼低晚照”描写了在高耸的浦楼的映衬下,夕阳缓慢落下的景象,一高一低,相映成趣;“乡路隔风烟”描写诗人和友人相望,弥漫的风烟阻断了二人的视线,一远一近,前路漫漫。送别场面极具立体感和层次感。D项,诗歌颔联和尾联均运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起强调作用,语气上有抑扬顿挫之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意在劝慰友人不必担心前路漫漫,你所去之地乃是京城长安,言下之意就是你终将会受到朝廷重用,前途一片光明,增添了诗歌的豪迈气概。]
4.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与友人感情深厚,即便远隔万水千山,也如同邻居一般,这让诗人的离愁别绪得以纾解。《白下驿饯唐少府》中的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直叙送行人的心理活动,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待。
答案: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排遣离愁;②本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则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离愁。
近年全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查题,呈现“三个遵循”的命题特点:
1.遵循“熟悉与陌生”原则。一方面主要从熟悉的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方面进行考查,另一方面选取的都是名家不太知名的作品,或者不知名作家甚至陌生作家的优秀诗歌作品。
2.遵循“关联与比较”原则。其一,课外诗歌与课内诗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Ⅰ 信息类文本阅读.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阿房宫赋》《六国论》.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赤壁赋》《登泰山记》.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变换句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仿用句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0 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由形悟神,内外合一.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1 赏析语言特点——因言得意,得意赏言.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2 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3 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4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5 限定式情境默写——审清提示,准确填写.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6 开放式情境默写——抓住关键,发散联想.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7 信息筛选与推断——定位区间,落实误点.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8 信息整理与概括——检索区间,分类整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9 信息表达与应用——抓住关联,比较迁移.doc
最近下载
- 分布式光伏并网调试方案_共3页.pdf VIP
- T∕ZZB 0096-2016 唇膏管标准规范.docx VIP
- 2025天猫皮肤科学美容趋势洞察报告.pdf VIP
- 生物科技·医研共创·精准时代:2025年中国肌肤修护消费市场趋势洞察.pdf VIP
- 立体几何大题综合-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 高校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docx VIP
- 仪器管理查房-心电监护.pptx VIP
- 吴咏梅澳门唐小燕香港陈丽英广州-HongKongArtsFestival.PDF VIP
- 《TY/T 2101-2024体育场馆智慧化 信息系统配置要求》.pdf
- 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