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分层检测(三十六)
[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草书歌
陆游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
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
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
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
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
吴牋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
[注] 此诗作于1182年,诗人正谪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1.“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两句写尽草书之气势神韵,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干可知,这两句是写草书的气势神韵,结合修辞分析效果的时候应凸显这一点。首先理解这两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修辞分析效果。“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这两句形容草书笔力遒劲,飞舞驰骤,像神龙战于野外,一片昏雾中还散发出血腥的气味,又像奇鬼摧摇着大山,连月亮也黯然无光。
这两句将草书纵横飞舞的笔力、形态比作 “神龙战野”“奇鬼摧山”,可见气势之盛、力道之足。而“昏雾腥”则使用通感,草书纵横飞舞是视觉所见,而“腥”是嗅觉所闻,用嗅觉来写视觉。“神龙战野”“奇鬼摧山”“太阴黑”,诗人用这些现实生活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来形容草书之气势,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展现了作草书时的精神状态和所作草书的气势与神韵。
答案 ①比喻新颖奇特,以“神龙战野”“奇鬼摧山”比喻草书纵横飞舞之笔力、形态,尤为形象入神。②“昏雾腥”运用通感,以嗅觉写视觉,增强了真实感。③运用夸张,奇鬼摧摇着大山,连月亮也黯然无光,与上句共同形成一种气氛,将草书的狂放神韵充分显示了出来,形神兼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以事走郊外示友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①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注】 ①屑屑:劳瘁匆迫的样子。
2.(考查描写手法)这首诗在对人和物的描写方面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歌颔联“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中,用人、秋作比,以秋归反衬人不仅难“归”,而且还不得不“犹去”的凄凉境遇。对于外貌“黄尘满面”一副劳碌相的人,红叶只是“无言”,这神态,是同情诗人的不遇,或是劝其与秋同归。诗歌尾联“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回头点题。“往来屑屑”照应“黄尘满面”,用神态描写来说明人不堪奔波的情态,“君应笑”在点明“示友”的同时又照应首联。诗歌颈联“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中运用白描写景,情在景中。天寒、雁瘦、岁暮、乌微,这一幅幅丧飒凄厉的图画,正是诗人心灰意懒情绪的反映。鸿雁乃信使,瘦则无力,当然是寄书难达了。乌鸦至日暮便聚栖在村舍附近,诗中着一“微”字,表示暮色苍茫中视野模糊,更显诗人的茫茫之感。总的来说,诗中用“黄尘满面”“往来屑屑”写己,用“君应笑”状友,都极生动、形象,在主客之间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此外,白描手法运用恰当,写鸿雁用“瘦”,写鸟乌用“微”,不仅各具特征,宛然可见,而且很符合秋归之日的节令和此诗的题旨。
答案 ①在写人方面,运用神态描写。用“黄尘满面”“往来屑屑”写己,描绘了诗人不堪奔波的劳碌相;用“君应笑”状友,是从友人的角度看诗人的宦游生涯,都极生动、形象。②在写物方面,运用白描手法。写鸿雁用“瘦”,写出鸿雁万里奔波,消瘦无力,是作者奔波劳碌的形象写照;写鸟乌用“微”,写出暮色苍茫中昏鸦归去的寥落的景象,暗含作者前途迷茫之感。不仅各具特征,宛然可见,而且很符合秋归之日的节令和此诗的题旨。
[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①
孟浩然
一丘②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③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 ①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②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③北土:指秦中。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含蓄的抒情诗。
B.首联中“一丘”和“三径”都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