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5分钟 54分) 1.(2022·广东肇庆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 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①,欻见②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 ①骅骝:赤色的好马。②欻(xū)见:忽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开头两句交代了韦偃作画的原因,“怜君”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际的深切同情。 B.诗人先总体评价韦偃“画无敌”,然后通过用笔和作画过程表现他画技的高超。 C.三、四两句“扫”和“出”用得十分贴切,形象地表现出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 D.五、六两句写画中一匹马低头吃草,而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透露出进取的渴望。 解析 A项,“‘怜君’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际的深切同情”有误,其中“怜”是喜爱的意思,原意应是诗人喜爱韦偃的画。 答案 A ★(2)(词句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国家处于危难存亡之时,能到哪儿去寻找到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一起同生共死呢?②诗人由画中的马,联想到像千里马一样的良才难得,正值内乱外患,寓以选拔贤能、渴望人才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深刻含意。③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旅中送迁客 吴 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的遭际。 B.颔联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色彩很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解析 C项,“格调相同”错,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格调不同。本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有劝勉,感情丰富。 答案 C ★(2)(整体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解析 首先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送迁客”明示这是一首送别诗。然后通读诗歌,逐联分析,分条概括。“不可去”说明天南地处偏僻,“落日青山”“秋风白发”写分别的依依不舍,“言危无继”是赞赏朋友的品行,“何处陈”是失去朋友后的惆怅。综合起来分析,逐条组织答案。 答案 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遥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了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怀明叔三首(其一) 赵 蕃 结交不在早,倾盖有余欢。 愧比陈蕃榻,犹吾陋巷箪。 新来几日别,无计百忧宽。 世俗轻交态,相期在岁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交友的认识:相交不在早晚,而贵在相知。 B.与友人分别后就感到了无法排解的忧愁,以此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思念。 C.作者认为不必在意世俗之人的情意淡薄,与朋友相约在岁寒时节再相聚。 D.这首诗不重写景,而在简淡、平静的叙述和议论中,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解析 C项,“与朋友相约在岁寒时节再相聚”错误。“相期在岁寒”化用了《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借此典故与朋友相互勉励,要砥砺品行,如松柏一般不因艰难处境而改变。 答案 C ★(2)(典故情感)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概括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解析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指明抒情手法,“简要概括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明确了答题指向。 第二步,理解典故内容。颔联运用的手法为用典。“愧比陈蕃榻,犹吾陋巷箪”,抓住“陈蕃榻”“陋巷箪”分析,主要运用陈蕃下榻招待徐孺子的典故和颜回在陋巷箪食瓢饮的典故。陈蕃榻,后汉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待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稚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第三步,分析蕴含感情。“愧比陈蕃榻”,用一个“愧”字,是说自己不敢与之相比,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谦虚。陋巷箪,意思是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出自《论语·雍也篇》。“犹吾”,是和我很像,表现了与朋友之间的交往要不计贫困富足的情怀。 答案 (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