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7  文言翻译——扣准语境,落实“分点”.doc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7  文言翻译——扣准语境,落实“分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学案7 文言翻译——扣准语境,落实“分点”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 采分点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 全国Ⅰ卷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多义实词:岁 虚词:且 ①主要采分点:重点实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重点虚词——以、乃、之、其等;重点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②总有个别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多义实词:折节、与、去 新高考 全国Ⅱ卷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多义实词:数、鲜 文言句式:省略句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多义实词:还、让 2021 新高考 全国Ⅰ卷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多义实词:患、赇、密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活用实词:恶、乐、忠、佞 新高考 全国Ⅱ卷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多义实词:报、听、互市 (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古今异义词:感激、遂 学生用书第97页 活动一 掌握原则、要求和诀窍——让文言翻译更规范 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字字落实 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当然,有一些发语词、助词无法直接译出,则不必译出。 针对练1.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原则。 (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译文: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                                                                          解析: (1)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愈益”,同义复词,只译出一个即可;②“绝不”,要把“绝”落到实处;③“饮食”,注意译的顺序:喝的、吃的,而不是吃的、喝的。 (2)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不效”,也可意译为科举上没有成就;②“儿之成”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③“乎”,语气助词,可译为“吧”。 答案: (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逼而致屈服,报告了单于。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就把苏武关在地窖中囚禁起来,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2)我们家的人读书很久没有效果,这孩子长大,就值得期待吧! 2.意译:灵活变通 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 针对练2.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意译原则。 (1)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文: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                                                                          解析: (1) “一苇”使用比喻,可以只译出本体,或改成明喻翻译。 (2)“陨首”意译,“结草”用典,应译出内涵。 (3) “收藏”“经营”“精英”使用互文手法,可以合译。 答案: (1)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2)臣活着应当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您的大恩。 (3)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二、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重在“信”“达” 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不误译,不漏译,不赘译;达,就是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考试中一般不作要求。 针对练3.请根据“信”“达”要求,指出下面对文段中画线句的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的译文。 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 (节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十八》) 画线句译文:父亲参与大桁之战而战死,刘悛那时身患疾病,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