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_T 011-2019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建立和实施技术规范.pdf

RB_T 011-2019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建立和实施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3.120.20A 00RB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T 011—2019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建立和实施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raceability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implementation of foo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2019-06-26 发布2019-07-01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RB/T 011—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检集团溯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奚利群、王吉谭、王成杰、李蓓、孙东伟、陈鹏、史戈峰、韩智、杨旭、段银琴、姜新杰。I RB/T011-2019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建立和实施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测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可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体系的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005一2009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22005一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2005一2009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物料+ material企业最终输出的产品及任何组成成分。注:任何组成成分包括:主料、辅料、添加剂、加工助剂、内包装和外包装、中间产品等。3.2可追溯性traceability追溯物料在整个生产、加工和仓储、分销特定阶段流动的能力。注:改写GB/T22005—2009,定义3.6。3.3可追溯体系traceability system能够维护关于产品及其成分在整个或部分生产与使用链上所期望获取信息的全部数据和作业。[GB/T22005—2009,定义3.12]]3.4追单元 traceable unit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某种物料的集合。注:改写GB/Z25008一2010,定义3.1。3.5外部追潮external traceability对确定的追溯单元从一个企业转交到另一个企业时进行追溯的行为。注:改写GB/Z25008—2010,定义3.2。1 RB/T 011—20193.6内部追溯internal traceability一个企业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确定的追溯单元进行追溯的行为。注:改写GB/Z25008—2010,定义3.3。4可追溯体系目标的确定企业应确定可追溯体系目标并形成文件。可追溯体系目标确定时应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行业和产品特性,可追溯体系目标宜:a)支持企业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b)满足特定法律法规要求;c)满足顾客和(或)消费者要求;d)有助于确定物料的来源或历史;e)有助于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提高可追溯能力;f)便于实现产品的撤回;g)便于识别和确定食品链中的责任;h)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5可追溯体系建立5.1原则企业应按照本章要求的步骤和顺序建立可追溯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确定预备步骤,策划可追潮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关键要素5.2总则企业在建立可追溯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确保企业的可追溯体系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b)应根据产品所处的行业特性,考虑可操作性,合理确定物料追溯范围,但至少应能向前追溯到物料供应商,向后追溯到产品的直接接收者:c)企业的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应与其质量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市场管理等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统筹规划,有效衔接(适用时);d)可追溯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人企业的管理体系之中统筹考虑。5.3建立可追溯体系的预备步骤5.3.1确认可追溯体系的范围企业应确认可追溯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范围应包括可追溯体系覆盖的法律责任主体、食品链所处位置、产品、生产场所。5.3.2确定输入要求企业应根据所确定的可追溯体系目标,充分识别可追溯体系建立过程中与可追溯性相关的输入要求,至少应包括:a)企业质量和(或)食品安全目标的要求;2 RB/T 011—2019b)法律法规要求;c)顾客和(或)消费者明示或隐含的要求;d)物料供应商的可追溯体系水平。5.3.3明确物料流向物料活动可分为以下6种,企业应保证对物料流向识别的完整性:a)物料的移动,如物料的接收、人库及在工序之间流动等;b)物料的储存过程,如物料的长期存放或在加工过程中在某个区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