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N_T 3668-2013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

SN_T 3668-2013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668—2013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allosobruchus rhodesianus (Pic)2013-08-30发布201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爱登真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SN/T3668—2013*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中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总编室:(010址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印张0.75字数16千字开本880×12301/16反2014年3月第一次印刷2014年3月第一版印数1—1600*书号:155066·2-26588 SN/T 3668—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东北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春艳、林晓佳、宋战昀、张俊华、史艳宇、刘阳、刘韬、王玮琳、李孝军、姜永莉、陈新、张生芳。I SN/T3668--2013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罗得西亚豆象Callosobruchusrhodesianus(Pic)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罗得西亚豆象的检疫和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2377四纹豆象检疫鉴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SN/T237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SN/T.2377.中的术语和定义。3.1雄虫阳基侧突parameres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组成部分。位于阳基背方,由两叶组成,呈匙状,端部膨大。在不同的类群,两个阳基侧突有的在基部分离,有的部分愈合,有的几乎完全愈合。3.2雄虫阳茎、内阳茎及内阳茎骨化刺phalius,endophallus and its sclerites阳茎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组成部分,位于阳基侧突腹面,呈棒状,基部膨大呈囊状(称为囊区),端部呈瓣状(称外阳茎瓣)。阳茎又分为外阳茎和内阳茎,外阳茎为阳茎的外壳部分;内阳茎膜质,衬在外阳茎里面,当雄虫交尾时通过阳茎端孔外翻出来。内阳茎上着生大量骨化刺,排列成一定的图案,具有种的特异性,为豆象科昆虫种鉴别的重要依据之4罗得西亚豆象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罗得西亚豆象学名:Callosobruchus rhodesianus (Pic)异名:Bruchus(Callosobruchus)rhodesianus Pic,1902Callosobruchus rhodesianus var. interruptenotatus Pic,1939C. marshalli var. aurantiaconotatus Pic, 1939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豆象亚科Bruchinae、瘤背豆象属Callosobruchus罗得西亚豆象是瘤背豆象属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豇豆、木豆、豌豆、菜豆等多种储藏豆类,以幼虫在豆粒内蛀食危害。1902年Pic根据属模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建立瘤背豆象属,截至目前该属至少包括38个种。罗得西亚豆象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1 SN/T 3668—20135方法原理根据罗得西亚豆象的危害状,当取得幼虫或蛹虫样时,需饲养获得成虫,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根据成虫形态特征对种类进行判定。罗得西亚豆象成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传播途径及生物学特性为制定该检疫鉴定方法提供了依据。6仪器和用具6.1仪器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光照培养箱、烘箱。6.2用具测微尺、放大镜、剪刀、镊子、昆虫解剖针、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烧杯、圆孔筛、广口瓶、标本盒、毛笔、标签等。7实验室检测鉴定7.1表面检查检查豆粒上是否有成虫的羽化孔或幼虫蛀人孔,以及豆粒表面是否有白色圆形的卵。7.2过筛检验根据豆粒的大小,选择适宜孔径的圆孔筛对豆粒过筛,看有无成虫和卵,卵并不粘附在豆粒表面,须在样品的筛出物中仔细寻找。7.3饲养检验将可疑的被害豆粒装在广口瓶中,放置于30℃~32℃、相对湿度75%~90%的光照培养箱内,设置光照和黑暗各12h,待成虫出现后进行鉴定。7.4镜检观察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首先确定是否属于瘤背豆象属,在此基础上再核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