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诗评考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品》诗评考论 一、 部曲:“论辞章之端委。”第122页 《钟岭诗》载于《魏书经四》。“诗评”包括《诗评》第三卷和《诗品》。” 钟嵘在《诗品序》中对挚虞《文章志》评价很高, 称“挚虞《文志》, 详而博赡, 颇曰知言” 章学诚《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中》有云:“晋挚虞创为《文章志》, 叙文士之生平, 论辞章之端委。” 挚虞《文章志》与荀勖《文章叙录》以后的同类书, 多有对作品实施评价者, 如《世说新语·文学》第67则注:“顾恺之《晋文章记》曰:阮籍《劝进》, 落落有宏致, 至转说徐而摄之也。” 又有对作者文学事迹整体关注者, 如《世说新语·文学》第98则注:“宋明帝《文章志》曰:桓温云:‘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 合而论之, 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 从上引者可知, 《文章志》一类书的体例, 除“文章目录”外, 又“叙文士之生平”以及“辨其流别”, 即“论辞章之端委”;另外, 就是对作品整体关注的评价。钟嵘《诗品》著述体例并无二致, 如上品“宋临川太守谢灵运”一则:“其源出于陈思, 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 而逸荡过之, 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学多才博, 寓目辄书, 内无乏思, 外无遗物, 其繁富, 宜哉!然名章迥句, 处处间起;丽曲新声, 络绎奔发。譬犹青松之拔灌木, 白玉之映尘沙, 未足贬其高洁也。初, 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 是夕, 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安亡。其家以子孙难得, 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 故名‘客儿’。”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七略》有云:“至成帝时, 以书颇散亡, 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 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 太史令尹咸校数术, 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 向辄条其篇目, 撮其指意, 录而奏之。会向卒, 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故有《辑略》, 有《六艺略》, 有《诸子略》, 有《诗赋略》, 有《兵书略》, 有《术数略》, 有《方技略》。” 《隋书·经籍一》著录《七略》有云:“每一书就, (刘) 向辄撰为一录, 论其指归, 辨其讹谬, 叙而奏之。” 二、 御史为御史、子集法 我们再来看钟嵘的师承。《诗品下》称王俭:“至如王师文宪, 既经国图远, 或忽是雕虫。” 东汉桓帝时初置秘书监, 秩六百石。《后汉书·马融传》有“典校秘书”之语, 盖古代图书集中帝室, 西汉时藏于天禄阁, 东汉时藏于东观, 故谓之秘书。亦以东汉崇尚谶纬, 故取秘密之意。只有魏武帝时之秘书令, 实已改为机要之职, 后乃改称中书令, 而以秘书令仍为监, 掌艺文图籍之事。秘书监在魏、晋专掌艺文图籍之事, 南朝梁时始独立成一省。魏、晋以后秘书监之官名即其机构之名, 晋代之秘书监所领有著作局。梁始专设秘书省, 置监及丞各一人, 秘书郎四人。晋以后秘书郎一职属秘书监。南朝贵族子弟初仕多以此为美官, 故当时有“上车不落则著作, 体中何如则秘书”之语, 可见徒有其名而不任事。唐制以秘书郎分掌四部书 (经、史、子、集) , 分判校写。在秘书监任职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典校图籍, 典校图籍的成果就是编撰目录, 即《南史·殷钧传》载, 殷钧“历秘书丞, 在职启校定秘阁四部书, 更为目录” 章学诚称“《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其法出于刘向父子”云云, 《南齐书·王俭传》称王俭“依《七略》撰《七志》”, 那么, 从刘向父子到王俭, 从王俭到钟嵘, 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隋书·经籍一》称刘向校书, “每一书就, 向辄撰为一录, 论其指归, 辨其讹谬, 叙而奏之”;又称王俭《七志》, “然亦不述作者之意, 但于书名之下, 每立一传, 而又作九篇条例, 编乎首卷之中” 三、 目录学视野下的书籍编纂 钟嵘《诗品》的性质有类于《文章志》, 而“簿录篇”著录《文章志》一类书, 那么《诗品》为什么未著录于“簿录篇”?《隋书·经籍四》“总集”类所著录者:“《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 (梁六十卷, 志二卷, 论二卷, 挚虞撰) , 《文章流别志》、《论》二卷 (挚虞撰) ……《西府新文》十一卷 (并录, 梁萧淑撰) , 《百国诗》四十三卷, 《文林馆诗府》八卷 (后齐文林馆作) , 《诗评》三卷 (钟嵘撰, 或曰《诗品》) , 《古乐府》八卷……” 章学诚《校雠通义·互著第三》云:“古人著录, 不徒为甲乙部次计。如徒为甲乙部次计, 则一掌故令史足矣, 何用父子世业, 阅年二纪, 仅乃卒业乎?盖部次流别, 申明大道, 叙列九流百氏之学, 使之绳贯珠联, 无少缺逸;欲人即类求书, 因书究学。至理有互通、书有两用者, 未尝不兼收并载, 初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 但加互注, 以便稽检而已。古人最重家学。叙列一家之书, 凡有涉此一家之学者, 无不穷源至委, 竟别其流, 所谓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