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副本演示文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分证论治】 1.痰浊阻肺证 --肺脾虚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肺失宣降 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 --肺脾虚弱,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肺失宣降 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 --肺脾气虚,运化无力,气不布津,痰浊内生 当前第29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Company Logo 【分证论治】 畏风易汗--肺气亏虚,卫外不固 脘痞纳少,倦怠乏力 —脾虚不运 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肺脾虚弱,痰浊内蕴之象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方药: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半夏、陈皮、厚朴--燥湿化痰; 茯苓、甘草、白术--和中运脾; 前胡、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降逆平喘。 当前第30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方均能----降气化痰平喘。 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 寒痰喘咳为宜; 三子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 痰多粘腻为主。 当前第31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方 歌 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当前第32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常用药: 苏子、前胡、白芥子—化痰降逆平喘 半夏、厚朴、陈皮、莱菔子—燥湿化痰, 行气降逆 白术、茯苓、甘草—运脾和中 当前第33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Company Logo 加 减 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喘咳,痰多粘白泡沫,属表寒里饮证者—小青龙汤加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以温肺化饮 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 当前第34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若痰浊壅盛,胸满,气喘难平者,加葶苈子、杏仁涤痰除壅以平喘; 若痰浊蕴中,升降失常,见脘腹痞胀,泛恶,纳呆者,可加白蔻、炒枳实、法夏、厚朴等芳化痰浊,和胃降逆; 当前第35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若兼脾胃虚弱,见短气,倦怠乏力,纳差,便溏,面色萎黄者,酌加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等健脾益胃; 若兼肺虚表卫不固,见怕风易汗者,可合用玉屏风散补肺固表; 当前第36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若痰浊挟瘀,兼见面唇晦暗,舌质紫暗,舌下青筋显露,舌苔浊腻者,可用涤痰汤,加丹参、地龙、桃仁、红花、赤芍、水蛭等。 当前第37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2.痰热郁肺证 —痰浊内蕴,郁而化热, 痰热蕴肺,清肃失司 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目胀睛突 —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当前第38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肺胀副本演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优选肺胀副本 当前第2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Company Logo 一 概 述 1、定义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咳、喘、痰、胀、瘀):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当前第3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肺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 地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寻求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广阔的前景,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待进一步发掘与提高。 Company Logo 当前第4页\共有53页\编于星期三\14点 Company Logo 源 流 肺胀病名首见于《内经》 《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病机。 《灵枢·经脉》亦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表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症状。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支饮表现。 当前第5页\共有5

文档评论(0)

风高云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