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慕课版》教案
授课课题
第5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常见现象分析
授 课
形 式
集中讲授
学时
6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各个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常见现象,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家庭教育方法。
3.主动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科学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思政目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理解与自身理念确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象的客观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各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原则客观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现象。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启发法、交流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内容及
过程设计
【情景案例分析】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理智性原则
(一)涵义
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感性地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
(二)要求
1.理性施爱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告诫年轻的父母:“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什么。”他还说:“惯见一切事物都屈从于自己的儿童,一旦投身社会,到处碰到尽是违逆自己意思的事情,从前以为世界上的事可以随心所欲,现在这个世界竟沉重地压倒自己。”
百依百顺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就会明显不适应,进而失去生活的勇气。
2.要求适度
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正确看待孩子的个体差异,理性对待孩子的未来。家长对待孩子的成长应持轻松态度,在生活中发觉孩子的天分,用平常心对待其成长。
3.严爱结合
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俗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宠狗,狗上灶;宠儿,儿不肖”。
【案例】送五岁的女儿去幼儿园,到了大门口,母亲让女儿自己去教室,而她悄悄地跟在后面。
一天下午,幼儿园某班组织游泳活动,小明的爸爸妈妈在午餐前就来到了幼儿园,一个帮忙端饭,一个帮忙拿菜,忙得不可开交。快去游泳了,他们又是换泳衣,又是戴泳帽,忙前忙后……
《藏起一半的爱》启示:不是说只给孩子一半的爱,不是说要减少对孩子的爱,而是说家长应理智地爱孩子,赋予爱更广博、更深刻的内涵。
二、主体性原则
(一)涵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
(二)要求
1.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1)尊重、平等是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
蹲下来,与孩子平视。如:
“爸爸,我长大了想当警察。”“当警察多没出息,以后咱出国留学。”
“妈妈,我想做***。” “小孩子家家,这不是你该做的,一边玩去吧。”
2)尊重孩子并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
把握好爱与严的“度”。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
【案例】六岁的甜甜,父母每天督促她练习书法,虽然有了一点进步,但在练习时总提不起精神。一段时间后,父母觉察到了这点,便问她。她说自己最想学拉小提琴。父母没有训斥她,反而尊重她的选择。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
1)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陈鹤琴:“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做父母的不应迁怒于子女”
示例1:因为孩子贪吃总是偷吃食物,家长就把食物随便乱藏。
示例2:处处都把孩子看管起来,一心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稍有申辩就对孩子大声呵斥。
2)允许孩子与家长进行平等的探讨和辩论
3.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孩子的成长谁都不能代替。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权利是属于他们自身的
俗语:“苦什么别苦了孩子”。
尊重不等于不要约束、不要批评,不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
尊重孩子就是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是相互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既要尊重他的权利,也要提醒他的义务。
4.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的主体
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陈鹤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家长的责任:帮助学前儿童生活、自立和做人,给他以关心和爱护,帮助而非代替他做事。
三、一致性原则
(一)涵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加以统一,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证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要求
1.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案例辅助)
1)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要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宽严适度。
2)主干家庭,老人之间、老人与孩子的父母之间对待孩子态度要一致。
陈鹤琴:“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反对父严母慈。
2.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应相互促进。家庭和幼儿园应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