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献帝纪》与《献帝传》史学史考述
《隋朝》第三十三卷《经志》记载了汉代皇帝的四种作品。也就是说,《春秋献帝》(以下简称“古代史”)、《汉灵二帝纪》、《山阳公载记》(以上两种是“不同的历史”)和《献帝立居》(列出“立居注”)。
与裴注引用的许多作品一样, 以上诸书因为保存了不见于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的记录, 颇得史家重视, 成为研究汉魏之际历史的重要史料库。
一、 《汉不同纪》注九十六卷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杂史”类列有《汉灵献二帝纪》三卷, 注云“汉侍中刘芳撰, 残缺。梁有六卷”。
刘芳行迹散见于献帝相关史料。侯康指出“刘艾”曾为陕令、董卓长史、侍中、宗正、使持节、行御史大夫,
(一) 作者刘芳的行迹
1. 董卓以董卓
《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载初平二年 (191) 孙坚在洛阳附近数败董卓军后:“ (董) 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 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戆, 诸将军宜慎之。’”
2. 从“从其危险从来”至“至大阳止”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载:“天子走陕, 北渡河, 失辎重, 步行, 唯皇后贵人从, 至大阳, 止人家屋中。”
初, 议者欲令天子浮河东下, 太尉杨彪曰云云。刘艾曰:“臣前为陕令, 知其危险, 有师犹有倾覆, 况今无师, 太尉谋是也。”乃止。
此记刘芳自言曾为陕令。陕县属弘农郡, 距曹阳亭不远。
3. 《隋书》卷四七《献帝纪》
董卓死后, 凉州将李傕、郭汜随即攻杀王允, 控制长安朝廷。相攻不已, 献帝窘迫。《后汉书》卷九《献帝纪》载:
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 为饥人作縻粥, 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恤有虚, 乃亲于御坐前量试作糜, 乃知非实, 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阁谢, 奏收侯汶考实。
时在兴平元年 (194) 七月。李贤注引袁宏《后汉纪》亦曰“时敕侍中刘艾取米豆五升于御前作糜云云”。
至兴平二年 (195) 七月, 献帝终得东归。《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载:“张济自陕和解之, 天子乃得出, 至新丰、霸陵间。”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载献帝出宣平门为郭汜兵所阻, 侍中刘艾大呼云云。
4. 刘芳前代刘芳
兴平二年 (195) 十二月献帝方到弘农, 即有曹阳之败。《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载:“时残破之余, 虎贲羽林不满百人, 皆有离心。董承、杨奉等夜乃潜议过河。”
李乐惧, 欲令车驾御舡过砥柱, 出盟津。杨彪曰云云。宗正刘艾亦曰:“臣前为陕令, 知其危险。旧故[有]河师, 犹时有倾危, 况今无师。太尉所虑是也。”
这段史料与前引《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天子走陕”条裴松之注引《献帝纪》所云大体一致, 唯刘芳身份明确标为宗正。两汉宗正例由宗室担任,
其后献帝君臣于陕县附近北渡黄河, 至大阳。袁宏《后汉纪》载:
同舟渡者:皇后, 贵人, 郭、赵二宫人, 太尉杨彪, 宗正刘艾, 执金吾伏完, 侍中种辑、罗邵, 尚书文祯、郭溥, 中丞杨众, 侍郎赵泳, 尚书郎冯硕, 中宫仆射伏德, 侍郎王稠, 羽林郎侯祈, 卫将军董承, 南郡太守左灵, 府史数十人。
这一名单不见于他处史料, 可能即出于刘芳《献帝纪》。同舟者宗正刘芳的身份, 与渡河前一致。
献帝北渡河后, “ (杨) 奉、 (韩) 暹等遂以天子都安邑”, 至来年春正月改元建安。再至七月, “出箕关, 下轵道”, 卫送献帝回洛阳。
初, 天子败于曹阳, 欲浮河东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云云。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 将自轵关东出。立又谓宗正刘艾曰:“前太白守天关, 与荧惑会;金火交会, 革命之象也。汉祚终矣, 晋、魏必有兴者。”
以上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原来的标点, 其中有两个关键的细节错误。如前所述, 献帝君臣在曹阳败后, 是否决了“浮河东下”方案而决定北渡黄河入于河东的。故“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一句“不”字衍。又“将自轵关东出”是在北渡河“都安邑”七个月以后决定返回洛阳时的事情, 当与下一句“立又谓宗正刘艾曰云云”连读。虽然太史令王立发言的具体内容或出之于为汉魏革命张本的后出杜撰, 但当时刘芳仍为宗正这一点应是确实的。则献帝朝廷在都安邑的七个月中, 芳一直担任宗正。
5. 关于诸僚及上卫
《后汉书》卷九《献帝纪》载建安元年 (196) 八月曹操至洛阳迎献帝, “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 赠沮儁为弘农太守”。
诛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 讨有罪也。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侍中丁冲、种辑、尚书仆射钟繇、尚书郭溥、御史中丞董芬、彭城相刘艾、冯翊韩斌、东郡太守杨众、议郎罗邵、伏德、赵蕤为列侯, 赏有功也。赠射声校尉沮儁为弘农太守, 旌死节也。
前述刘芳在建安元年 (196) 七月随献帝至洛阳之前尚为宗正, 而这里记载八月在洛阳封赏功臣十三人为列侯时, 芳已为彭城相。彭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