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金元之际的汉书世侯
金元(蒙古)战争频繁,河东和山东的英雄纷纷回国,保护自己的安全。后来,由于蒙古统治者的起义,他们被称为金朝和宋朝的军事附属。以往由于受特定时代学术大背景的影响, 对汉人世侯家庭背景的认识显得偏颇, 对汉人世侯起家动机和政治动向的论断也不符合历史实际, 而且不加区别地把史籍中的“盗贼”等同于农民起义。本文对上述问题重新探讨, 试图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论断。或有不确当之处, 敬请方家教正。
一、 蒙古的“治兵”—汉人世侯兴起的历史背景
金大安三年 (辛未, 1211) 年秋, 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金。七月, 哲别攻拔金乌沙堡及乌月营, 成吉思汗连破昌、桓、抚等州。九月, 拔金德兴府, 哲别入居庸关, 直抵金京师中都。十月,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攻下云内、东胜、武、朔等山后诸州。次年秋, 围西京, 克奉圣州, 连克宣德府、德兴府。癸酉年 (1213) 七月, 拔涿、易二州。其年冬, 分兵三路南下, 蒙古铁骑踏遍黄河以北地区, 连破九十余郡, 除中都、通、顺、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德、邳、海州十一城外, “河北郡县尽废”
蒙古军的侵掠, 对华北地区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灾难, 对社会生产造成了惨重的破坏。蒙古在对敌国的侵掠过程中, 实行野蛮的屠城政策, “军法, 凡城邑以兵得者, 悉坑之。”“国制, 凡敌人拒命, 矢石一发, 则杀无赦。”
蒙古军对人口的掳掠是相当惊人的, 如1213年木华黎将河北永清一带降人十万余家迁之漠北
蒙古军杀掠后北还朔漠, 但刀火之余, 加之河朔饥馑, 以致于饿殍遍野, 有“易子食”、“析骸爨□ (骨) ”者
金朝后期已趋向没落, 蒙古的侵掠使得金朝的军、政迅速崩溃瓦解。面对蒙古的强劲兵势, 金军难于招架, 望风披靡。辛未年秋, 抚州野狐陵一役, 蒙古尽歼金朝三十万大军, “死者蔽野塞川, 金人精锐尽没于此”
“田畴荒芜”、“民不聊生”是蒙古杀掳、金军剽掠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又造成了烧杀抢掠的盗贼的蜂起。史载“大安失御, 贞
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汉人武装正是在蒙古军的白色恐怖与金军的剽掠骚扰、盗贼的抢掠, 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的情况下纠集起来的。相对于贫困和饥饿, 蒙古兵的杀掠更令人恐怖、惊悸。
二、 世侯的出身和地位
金末元初的汉人世侯, 时人称为“诸侯”、“世侯”等, 今人或曰“汉军世家”, 而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大陆的研究者通常称之为“汉人地主武装”。其实, 如果对《元史》、元人文集和金石资料的有关记载作一综合考察, 即可发现汉人世侯的家庭背景具有多种类型
一类是原金官吏或原金官吏子弟, 如:刘伯林, 济南人, 金末为金威宁防城千户
一类是地主或富农出身者, 如:史秉直, 燕之长清人, 家庭“以财雄乡里”
一类是出身普通农家者或一般儒士家庭, 如:王珍, 大名南乐人, “世为农家”
还有一部分世侯, 主要是中小世侯, 史籍对其家庭出身语焉不详, 如大宁义州人李守贤、辽东川州人刘亨安、昌平人张拔都、东平齐河人刘通、大名冠氏人岳存、济南历城人刘斌、涿州涞水人赵柔、真定平山人王守道、泽州阳城人郑鼎、汾州平遥人梁瑛、济南人孙庆、易州涞阳人卢德元、 泽州晋城人段直、 昌平人郝和尚拔都
蒙古国时期的汉人世侯绝不仅仅上面所述见于史籍记载的六十余人, 另有许许多多的中小世侯或因对抗蒙古而湮没无闻 (如李
中国古代有聚族而居的传统, 汉人世侯的家庭背景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他们中有许多出身于大宗族之家。战乱之时, 大宗族之家更容易组织人力自我保护, 所谓“平居非强宗, 世乱受凌暴”, “当天下草昧, 非强宗豪族, 不能自保其室家”
还有一点要提及的就是汉人世侯的个人素质, 诸如豪爽侠义、多谋略、善骑射。如此则有号召力, “人或赖之”、“乡人倚之以为重”
三、 蒙古兵为主的汉人地,附金兵则前后两国军队的生长均受到质疑
以往对汉人世侯的研究, 既以汉人世侯军队就是地主武装为前提, 对汉人世侯起家初始时的动机, 自然也就以为是与“盗贼” (指农民起义——笔者按) 对抗。事实上, 汉人武装之结集, 主要是为了避兵和抗蒙。在蒙古兵长驱直入、“所向摧陷”、肆意杀戮焚毁, 金朝统治瓦解、“州县残破”、军队南撤、“天兵北来, 人无所安息”
刘祁《史秉直神道碑》:
当天兵南下, 所向摧陷, 公 (史秉直) 与其亲族谋曰:“今兹丧乱, 血流成河, 吾家百余口, 何以自免?若散匿数处, 或可得生, 不然, 无遗类矣。”既而知降者得免, 乃复议降。
史氏武装是在降蒙后组成的, 目标是随蒙古军攻打金军和附金的汉人武装, 但从《史秉直神道碑》亦可看出当时金朝民众对蒙古兵的恐惧与避蒙古兵及自保的普遍心态。癸酉年, 蒙古东路军至山东, 攻下益都、淄、莱、密诸城, “ (李) 全母及其兄死焉”, 李全“与仲兄福聚众数千”
有不少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