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
【篇一:移动通信原理试题】
1、移动蜂窝技术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1、
移动蜂窝技术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o
a、
基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频率复用
b、 移动台在移动中可以进行切换
c、 移动台在不同地区可以漫游接入
d、2
d、
2、
分裂小区可以增加系统容量
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a )。
a、95mhz
b、45mhz
c、35mhz
d、25mhz
3、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c)。
a、25mhz
b、35mhz
c、45mhz
d、75mhz 4、下列中,不是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基本传播机制的是:c a、反射 ^绕射 c、散射 《、折射
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构成的主要实体有:a b c d
移动交换中心
基站
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
d、操作维护中心
填空
1、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_引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引起接受信 号频率的变化,即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扩散。
2、 多普勒频移的漂移由两个参数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发射机的和 运动速度_。
|=最3
|=
最
3、 时,
4、
型。
5、
三阶互调分为:二信号三阶互调和_三信号三阶互调—两种类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有三种:—发射机互 调_,_接收机互调—,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二
填空
1、通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
3、 通信网的发展总趋势是向及个人化方向发展
、2、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分为、4、 解释短语中文含义:bs、bsc、、 、esn。
、2、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分为、
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组网方式,数字集群系统为
6、 分集技术通常可分为、、、等。
7由相同频率的无用信号对接收机形成的干扰,称同信道干扰,也
称 o
8采用蜂窝状小区来实现区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频率再用_ 的目的,以便大大的增加系统容量。
9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信号,可以采用_msk信号的正交相 干解调电路_解调,也可以采用_差分解调方式_,—多门限解调 方式_解调。
10信道话务量的表征值称为—爱尔兰_。
11在gsm系统中,多信道共用是指_号资源_。
l=i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三
l=i
填空
一个消除阴影衰落和多径干扰的方法是使基站和移动终端处于视
距状态,或
采用__分集技术__。
在gsm系统中,用于衡量接收信号质量的性能指标取决于—载 干比c/i_o
在gsm系统中,业务信道是—用于传递用户话音或用户数据业 务—的信 道。
当移动台开始与一个新的基站联系时,并不立即中断与原来基站 之间的通信
是指—软切换技术—。
发生在同一基站具有相同频率的不同扇区间的切换,是指_更软 切换技术—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证移动用户的
不中断通信需要进行的
信道切换称为_越区切换_。
目前应用于大多数无线移动系统的3种主要的多址方式为:—频 分多_,—时分多址
_,—码分多址_。
在通信系统中,通信是双向的,是通过引入频分双工fdd,_时 分双工tdd—来实现
的。
扩频技术是把信息的一频率--展宽进行传输的技术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证移动用户的
不中断通信
需要进行的一信道切换--称为越区切换。
3g原理例题一
1、在十种imt-2000无线传输(地面)技术方案中,中国提交的方 案是(c)。
a、ep-dectb、cdma2000c、td-scdmad、w-cdma
2、itu-r/tg8-1组于1999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赫尔辛基通 过的五项建议草案“imt-2000无线接口规范”中,属于码分多址的接 口标准是下列(a )。
a、cdma2000b、td-scdma c、dect d、utra tdd 3、itu提出的imt-2000无线接口参数要求中,在车载条件下,对于
电路交换、短时延数据、长时延数据,要求的最高比特率ber为 (b )。
a、 64kbps b、 144kbpsc、 384kbpsd、 2048kbps
4、 td-scdma技术,在1.6mhz带宽内,码片速率为(a) mcps。
a、 1.28 b、 1.2288c、 3.072d、 4.096
5、 td-scdma技术的特点是下列选项中的(a b c )。
a、同步cdmab、软件无线电c、智能天线d、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6、 cdma系统中,反向功控可以有效克服(a)。
a、远近效应b、码间干扰c、白噪声干扰d、邻小区干扰
7、 cdma系统中,软切换是指(a c )。
a、不同基站nodeb间切换b、同基站不同扇区间切换c、不同
rnc间切换d、异频切换
8、 t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基带数字信号处理,为每一 用户提供条赋形波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