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代三治融合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新时代三治融合建设的指导,给出了管理内容、建设内容、应用场所、积分管理、数
字支撑、评价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时代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505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28827.1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治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民众等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序参
与社会事务的基层治理方式。
3.2
法治
为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民众提供法律保障并约束其行为的治理方式。
3.3
德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榜样示范、礼仪教化、道德评议等途径,营造崇德向善、诚信
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的基层治理方式。
3.4
新时代三治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以自治推进法治、践行德治,以法治规范自治、保障德治,以德治引领自治、促进
法治。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强化科技支撑,持续迭代应用场景,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
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
社会治理体系。
3.5
一约两会三团
新时代三治融合建设工作的核心载体,即村规民约 (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
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
4 管理内容
4.1 组织管理
开展新时代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宜由党委、政府部门联合成立协调机构,下设三治融合工作组。开展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工作:
4
a) 确定组织构架和工作职责;
b)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c) 持续迭代应用场所,并在运行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d) 组建专家团队,为发展规划、管理方案、方案执行、评价与改进提供技术支撑;
e) 与同一地区其他组织建立联动机制。
4.2 管理机制
4.2.1 政府部门履职清单化,界定权责边界和主要工作内容,提高基层治理效率。
4.2.2 构建全科微网格联动指挥体系,建设扁平化研判会商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和应急处置
协调。
4.2.3 建设运行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 党委政府间联席会议机制;
b) 沟通联络机制;
c) 评选结果互认机制;
d) 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双向派驻机制;
e)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4.3 队伍管理
4.3.1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自觉拥护、支
持、参与新时代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工作。
4.3.2 加强社会组织队伍建设,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在新时代三治融合建设中
发挥作用。
4.3.3 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统筹整合党员干部、文艺骨干、医护人员、爱心人士等群体,发展壮
大志愿服务队伍。
5 建设内容
5.1 一约
5.1.1 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指导,制定适合村 (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我监督,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 (社区公约),完善监督评议机制,加强执行力度,发挥其教育、引导
和约束作用。
5.1.2 成立由村 (社区)党组织委员会、村 (居)民委员会、法律顾问,村 (居)民代表、专家学者、
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的起草小组,开展村规民约 (社区公约)起草工作,通过书面、墙报、实地走访、
座谈会、村 (居)民代表会议等途径征集意见。
5.1.3 确保村 (居)民对村规民约 (社区公约)制订拥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
5.1.4 协调司法部门对村规民约 (社区公约)开展合法性审查,确保村规民约 (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档牛肉生产技术精品.ppt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纯方案,117页) .pdf VIP
- 2024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招聘科技类(本)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标准图集-15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pdf VIP
- 戚墅堰区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分析.doc VIP
- 骨科三基三严考试题.docx VIP
- SY∕T 6662.8-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8部分:陶瓷内衬管及管件.pdf
- 桥面挡砟墙施工方案.pdf VIP
- 复方鼻炎膏说明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