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突地稽及其相关问题.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地稽及其相关问题 唐初虞姬是隋唐时期的著名领袖。仕隋,官至辽西太守,封扶余侯;仕唐,拜燕州刺史、右卫将军,封耆国公。可为靺鞨族入仕中原王朝之佼佼者,其事略散见于隋、唐乃至宋代的有关文献史料中。 由于正史没有为突地稽专门立传,而史书涉其事者或语焉不详,或夺衍失真,或转录失检,加之后世亦或有臆测遽改者,故其史实并不十分清楚。至今,与之相关的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考订仍未统一。本文拟对突地稽其人、其事及其相关诸问题作一粗略考订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 一、 突地稽内附事系在炀帝“开皇中” 粟末靺鞨与高丽近,屡屡与之发生战争。隋时,该部与高丽战,不胜,乃由突地稽所统,举部落向关内附。然其内附年代,史书所记颇异,或云文帝开皇年间 考突地稽举部落向关内附事,最早见于隋《北蕃风俗记》,谓:“初,开皇中,粟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有厥稽部渠长突地稽首者,率忽赐来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护赖部、破奚部、步步括利部,凡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余城西北举部落向关内附,处之柳城,乃燕都之北。” 为什么后来有些史书竟将突地稽内附事系于炀帝之世?笔者认为,误自《隋书》。《隋书·靺鞨传》云:“炀帝初与高丽战,频败其众,渠帅度地稽率其部来降”。 由于突地稽内附之事发生在隋代,《隋书》又是唐初官修正史,以致后出的史书凡为勿吉、靺鞨立传者,多以《隋书·靺鞨传》为本,甚至不加考究,完全照抄。如较《隋书》稍后的《北史》,其《勿吉传》简直就是《隋书·靺鞨传》的复录,其有关突地稽的文字,除改“度地稽”为“突地稽”外,其他部分几乎一字不异。就连《通典》、《太平寰宇记》二书中的《勿吉传》,亦皆录之于《隋书》。既已知系突地稽内附事于炀帝之世,误在《隋书》,则其他史书凡承《隋书》言此事年代者皆误。故突地稽内附之年代,目前只能依隋《北蕃风俗记》所云.即文帝“开皇中”。 按文帝开皇年号共二十年。据《隋书·文帝纪》载,开皇三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鞣鞨均有朝贡事。据《册府元龟》载,则开皇元年、四年,靺鞨亦有朝贡事 二、 “突地稽,仕隋,个人具体行营州太守” 《北蕃风俗记》、《通典》归德郡条、《郡国县道记》等书于突地稽内附后仕隋事,均语焉不详。唯《隋书·靺鞨传》记载较细,云:“拜为右光禄大夫,居之柳城。与边人来往,悦中国风俗,请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褒宠之。及辽东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从,每有战功,赏赐优厚。十三年,从帝幸江都,寻放归柳城。在途遇李密之乱,密遣兵邀之,前后十余战,仅而得免。至高阳,复没于王须拔。未几,遁归罗艺。”《旧唐书》云:“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 按《隋书》云:“拜为右光禄大夫,居之柳城”,乃内附初之事,故当系之于文帝世。唯《旧唐书》改右光禄大夫为金紫光禄大夫,未知孰是。按右光禄大夫品级较金紫光禄大夫高 突地稽受辽西太守之职在大业八年。按辽西郡之置当在大业八年伐高丽班师后。《隋书·高丽传》云:“是行,唯于辽水西,拔贼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还。”辽西郡之置当即对此辽东郡而后置。此次辽东之役,突地稽“率其徒以从,每有战功”,炀帝于此役之后为置辽西郡,拜突地稽为辽西太守,也是对其战功的奖励,其扶余侯之封亦当在此时。按北魏太和十七年(4 9 3年)扶余为勿吉所逐 《册府元龟》云突地稽“朝炀帝于江都”,即《隋书》所云“十三年,从帝幸江都”。考炀帝幸江都,发自大业十二年秋七月 入唐后,突地稽的活动情况,《旧唐书·靺鞨传》记载较详,谓“武德初,遣间使朝贡,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为总管。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以战功封耆国公。又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会高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击,大破之。贞观初,拜右卫将军,赐姓李,寻卒。” 唐改辽西郡为燕州,《旧唐书》、《新唐书》皆谓在武德元年 刘黑闼之叛,在武德四年(62 1年)秋七月 “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为武德六年(6 2 3)事 “拜右卫将军,赐姓李”,从语气上看,当为同时之事,其卒亦当在此稍后,故定此三事为同一年事。又据“贞观初”之语,可暂定此三事于贞观元年(6 2 7年)。 考突地稽自隋文帝开皇中内附,先后入仕隋、唐两朝,至贞观初卒,共计三十余年。其中仕隋二十余年,仕唐十年。综上所考,暂列突地稽入仕隋、唐大事年表如下: 突地稽之子李谨行,《新唐书》有传 谨行任营州都督,事在“麟德中”。按《旧唐书·高宗纪》云:“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壬申,御朝觐坛受朝贺。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 《新唐书》云:乾封元年(6 6 6年),“六月壬寅,高丽泉男生请内附,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兵援之。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偘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左监门卫将军李谨行为后援。” 《新唐书》记咸亨元年(670年)四月,“高丽酋长钳牟岑叛,寇边,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