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客舒氏墓志铭考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故客舒氏墓志铭考释 2004年10月,《钱福君徐氏墓志》(以下简称《蜀墓志》)被挖掘到河南省洛阳市市寿阳山市蔡村以北500米的藤飞遗址。唐代三次挖掘。 志盖 一、 先府君通德主刑 ( 唐故居士钱府君夫人舒氏墓志铭并序// 左威卫胄曹参军广平程休撰序// 许州扶沟县尉博陵崔颢撰铭// 夫人姓舒氏, 卢江舒人也。 其先咎繇之后, 承于偃姓。 高祖诞因官而家于蜀, 诞//孙义龄, 明经高第, 授文林郎, 有纯孝之德, 不忍去坟墓, 故终身不仕。 夫人即文//林府君之长女也, 禀生知之姿, 有烈考之训。 谦慈和惠, 柔懿明达, 令仪著乎闺//阃, 淑问流乎邦乡。 笄而字之, 用归乎我, 暨乎嫔君子之室, 主家人之馈。 夙夜以//事舅姑, 敬恭以和; 侄娣宗党之内, 穆如清风。 既而敬姜昼哭, 柏舟自誓, 藐尔诸//子, 皆在幼童。 夫人习于《春秋》, 尤精《诗》《礼》, 躬授小学, 以至大成。 开元初, //天子举宗师科, 次子嘉会, 应命专经, 为天下第一。 由是掌石渠之籍, 典奉//常之礼, 横经者逮乎三事, 著录者抑有千人, 蔚为儒宗, 时人莫及。 贤母才子, 当//世荣之。 开元廿三年, 夫人春秋八十有二矣, 寝膳无所贬, 耳目犹聪明。 闰十一//月晦, 体小不安, 翌日卒于洛阳时邑里之私第。 呜呼哀哉!临终谓其子嘉会曰://“吾获寿考, 逮食汝禄。 吾愿斯毕, 死又何求?然吾与汝家, 俱居江左, 湮寓巴蜀, 累//世于兹。 非汝故乡, 何必西土, 且汝先人有遗命, 汝虽幼, 岂忘之乎?”嘉会泣血受//命, 廿四年春正月壬寅, 安神于洛阳首阳山之阳, 从遗命也。 初, 钱氏世居吴兴//之长城。 先府君讳元志, 字长人。 大父憬, 贞观六年调补邛州司户, 卒于官, 子孙//因家广汉。 皇考义, 明经擢第, 未任而卒。 府君明《春秋》《诗》《易》, 善章草书, 隐居不仕。 //春秋五十有九, 景龙三年九月十六日卒于本郡。 顾命诸子曰:“吾本吴人, 冠冕//于齐梁之际, 陈亡徙洛, 先人爰宅于兹。 洎予与汝, 今三世矣。 且观汝胄将有达//者, 能复先人之业, 归吾骨于洛阳, 吾之愿也。”嗣子嘉会,不敢废先父之命, 遂卜//宅兆于东郊, 将俟他年之吉, 以从鲁人之袱礼也。 夫奉先命, 孝也; 不忘本, 仁也。 //君子是以知钱氏之兴宜矣。 小子忝乎诸生之列, 盛德之事, 尝备闻之, 非尚其//辞, 盖取诸实录。 博陵崔颢, 文章之特, 托以为铭: // 光光受氏兮始国于舒, 绵绵瓜瓞兮载迁厥居, 高门积庆兮盛德钟美, 诞生淑//灵兮克配君子。 斤斤在堂兮黄发无忒, 义方教子兮名振王国, 天不慭遗兮降//此鞫凶, 门虽必大兮无及万钟。 地一闭兮永夜, 以日易月兮长高丘之荒松。 // 二、 从墓志铭中可以看出,舒氏的婚姻关系和家族转移 (一) 舒氏家族的谱系和变迁 1. 舒氏及后的子世 志文显示, 舒氏为文林郎舒义龄之女, 出身于书香门第, 自幼饱读诗书、 德才兼备。 舒氏及笄后与钱府君钱元志结为姻亲, 诞下其子钱嘉会, 并对嘉会“躬授小学”以至成才。 开元廿三年(735)闰十一月末, 舒氏病故于洛阳私宅中, 享年82岁。 廿四年(736)春正月, 嘉会将其母舒氏安葬于洛阳城东首阳山之南坡。 2. 因官而家于蜀 舒氏祖上原居安徽合肥, 其高祖舒诞, 父亲舒义龄, 曾祖父与祖父史料未载。 舒氏之高祖舒诞“因官而家于蜀”, 即舒诞因为做官四川而举家从安徽合肥迁到了四川, 故此后世代定居于四川。 舒氏之父舒义龄, 明经考试及第后被授予文林郎一职, 文林郎为从九品上的文散官 (二) 钱元志之祖父居“一” 据墓志记载, 舒氏及笄后与钱府君钱元志结为姻亲。 钱元志之祖父钱憬、 父亲钱义。 钱氏一脉为南朝仕宦人家, 祖上原居“吴兴之长城”, 即唐代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湖州市), 陈(557—589)亡之后迁居于洛阳。 贞观六年(632), 因钱元志之祖父钱憬出任邛州(今四川省邛崃市)司户参军(其官品为从七品下) 钱氏家族的迁徙路线: 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湖州市)→洛阳→邛州(今四川邛崃市)→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市)→洛阳。 钱元志家族仕宦及迁徙情况参见图2。 三、 春秋女子教育 由志文知, 志主舒氏出身于书香门第, 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且“夫人(舒氏)习于《春秋》, 尤精《诗》《礼》”, 熟读儒家经典, 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唐代文化高度发展、 兼容并蓄、 社会开放, 文化教育也体现出宽容和开放性, 女子教育问题也因之系统化、 社会化,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探讨唐代女性的教育问题。 (一) 教育方法 (二) “贞节”论 一是女德。 在传统文化中, “三从四德”是古代女子学习的基本纲领, 而女子四德中妇徳为首, 唐代女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