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docxVIP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学会抓住叠词、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声声慢》,理解此词的思想内容,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的生活对她的创作的影响。 2.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 ?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 (配乐引领学生回忆朗读) 从《如梦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因而她能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三、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四、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一)直接写愁 ? ???李清照起笔就哭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动作??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 ? 环境??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 ? 总结叠词作用: 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增强感情。 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二)赏意象??品愁情? ??? ? ?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李清照写愁情的时候,不仅直接抒愁,同样还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李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①小组交流探讨 ②集体探讨 探讨明确: 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风?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 ?渲染愁情 雁? ???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一叶知秋? ?? ?牵愁惹恨 细雨? ?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秋风? ?? ?? ?? ?? ? 过雁??黄花? ?? ?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细雨 拓展: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 ? 例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风:渲染愁情? ? 例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例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黄花:憔悴的容颜? ? 例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梧桐:牵愁惹恨??例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雨:哀伤愁丝? ? 例句: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因何生愁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作者发出如此凄惨的悲鸣?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走进作者的人生隧道,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 ?? ?家愁--丧夫之哀 ? ?? ?国愁--亡国之恨? ? 比起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中的少女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六、课堂总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词人李清照又何其耀眼!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