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的演变.docxVIP

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的演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的演变 道光帝是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鸦片战争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人。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直接决定着中国抗英斗争的进程和结局。对于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 军史学界未有专文论及, 这是鸦片战争史研究中的一大不足。鉴于此, 本文拟系统考察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的演变, 并作简要评说。 鸦片战争的爆发, 以1839年9月4日 (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九龙之战为标志, 而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产生在九龙之战之前, 因此, 考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应从广东禁烟始。自1838年年底道光帝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 命驰赴广州查办海口事件起, 至1842年7月底道光帝接受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止, 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大体分为如下六个发展阶段。 1838年12月31日道光帝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 命驰赴广州查办海口事件起, 至1839年9月4日九龙之战爆发止为第一阶段。此阶段, 道光帝的对英斗争指导思想是:整顿海防, 堵截夷船, 慑服奸夷。这是道光帝在广东禁烟时期的指导思想, 也可以看作鸦片战争准备阶段的指导思想。 禁烟是一场严重的对英斗争, 必须以军事为后盾。为此, 道光帝此阶段把整顿广东海防作为对英斗争准备工作的首要内容。为有效地整顿广东海防, 道光帝首先考虑集中广东海防事权, 在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时, 明确规定“所有该省水师, 兼归节制。” 除整顿广东海防外, 道光帝还于7月2日向内阁发出上谕, 要求整顿东南各省水师营务, “破除积习, 每岁操演, 必期精勤纯熟, 毋得视为具文。其所指种种弊端及将弁等吸食鸦片, 尤当严密访查, 有犯必惩, 毋得稍为回护。务使法令森严, 缓急可恃, 庶足以靖海疆而成劲旅。” 堵截夷船, 这是道光帝此阶段对英斗争重要指导思想。广东查拿英国鸦片走私船早在清廷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前就开始。1838年10月下旬, 署直隶总督琦善曾奏报天津有123只夷船因不能卸货可能赴奉天, 道光帝即谕盛京将军耆英“委员堵截, 以防偷漏” 慑服奸夷, 这是道光帝在此阶段对英斗争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对于不听约束、坚持罪恶的鸦片贸易的英国鸦片贩子, 道光帝主张示以“兵威”予以“慑服”。早在1834年9月30日, 道光帝在给军机大臣等上谕中就明确主张:“倘该国人自恃船坚炮利, 阴蓄诡谋, 不听约束, 桀骜之性, 急则反噬, 则驱逐出省, 不能不示以兵威。” 毋庸置疑, 此阶段道光帝对英斗争的思想是积极的。粤省督抚及林则徐依据这些思想, 开展一系列强有力的禁烟措施和整顿广东海防活动, 其客观实践效果也是好的。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到, 此阶段道光帝无法了解英国将以禁烟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之祸心, 因此, 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毫不准备。 1839年9月4日九龙之战爆发起, 至1840年7月5日定海失陷止为第二阶段。此阶段, 道光帝对英斗争的指导思想是:先威后德, 威德兼施。 1839年9月4日, 义律率兵船“路易沙”号及武装双桅桨船Peqrl号等闯进九龙湾向中国水师发炮寻衅, 九龙之战爆发。此战, 中国水师“大挫其锋”。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于9月18日将此战情况上奏道光帝。道光帝览及此奏, 即朱批曰:“既有此番举动, 若再示以柔弱, 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 但诫卿等不可畏葸, 先威后德, 控制之良法也。相机悉心筹度。勉之慎之!” 九龙之战后两个月, 英国侵略者又挑起第一次穿鼻之战和官涌之战。道光帝于12月13日谕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著林则徐等酌量情形, 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 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 不必取具甘结。” 此阶段, 道光帝的先威后德、威德兼施对英斗争策略, 尽管是在九龙之战后产生和实施的, 但其斗争矛头主要是针对英国鸦片走私船的, 而对英国即将发起更大的军事行动毫无所知, 其准备仍是不足的。当然, 先威后德、威德兼施的思想, 在此阶段对英斗争中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1840年7月5日定海失陷起至1841年1月英军袭击沙角、大角炮台止为第三阶段。此阶段, 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是:军事上防堵, 外交上羁縻。 1840年6月, 英国船只在福建洋面游弋, 道光帝谕邓廷桢“照筹议章程, 水陆交严, 无稍松懈”, 英船“如抗拒不服, 即开炮轰击”。但是, 当道光帝得悉英军攻陷定海后, 即主张在军事上以防堵为重。8月3日, 道光帝发出上谕称:“英人现在浙洋滋扰, 定海失守, 业已调兵剿办。江苏等省, 亦经妥为防范。其天津海口, 另有旨谕令琦善相机妥办矣。粤省海口最关紧要, 洋人诡诈百出, 尤当加意防范。著林则徐等严密周防, 于水陆各要隘, 处处准备, 并严拿汉奸, 毋使勾通接济。” 道光帝在定海失陷后改变了以往对英“示以兵威”、“大张挞伐”的主张而采取“防堵”措施, 其原因:一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