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教学设计记录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 高 二 年级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型 新授 本册第 1 教时 总第 1 教时 年 月 日 课时安排 1 教具安排 PPT 教学目的 1、分析共和制在中国近代至当代不同阶段建立的背景及其特征 2.理解共和制最终在新中国确立的曲折性,从而认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3、培养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重点 分析共和制在中国近代至当代不同阶段建立的背景及其特征 难点 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教学 方法 结合高二学生已经具备纲要上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运用唯物主义史观,从专题角度纵向梳理和分析,理解共和制在新中国最终确立的曲折性,进而认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聚焦重要阶段共和制的曲折发展,具体分析共和制曲折背后历史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导入:【展示】时空线索 新课讲授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展示】时空线索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背景: 2、内容 【展示】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和权利等。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教师:反映了什么特征呢? 学生: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原则、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权力制衡 教师:这部宪法还反映出对袁世凯的不信任上。用议会和国务员来制约大总统的权力,防止袁世凯的独裁。 【展示】纵看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实践 3、影响: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的里程碑。它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否定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二)袁世凯帝制之路 1、国务员与总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展示】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1912.03-1912.06) 陆征祥(1912.06-1912.08) 赵秉钧(代1912.08-1912.09) 赵秉钧(1912.09-1913.04) 段祺瑞(代1913.05-1913.07) 朱启钤(代1913.07) 段祺瑞(代1913.07) …… 走马灯式的更换 教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内阁总理频繁更替,反映了什么? 学生:实际上国务总理不能制约总统 国民党的议会斗争之政党政治 【展示】材料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为三大党,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党派合并,在北京改组国民党。 教师:民国初期的政党发展迅速,为什么国民党要改组呢? 学生: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多党竞争议会选举 【展示】1912年8月,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多数党领袖宋教仁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教师:1913年宋教仁之死成为民国政治史的重大转折。反映预示着中国多党制、责任内阁制的必然失败。 【展示】袁世凯帝制不归路 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在袁世凯武力讨伐和暗中收买下,“二次革命‘迅速失败 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3年11月,袁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同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5年8月,袁世凯宪法顾问古德诺以及筹安会,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制,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 1915年12月25日,“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四面楚歌 1916年3月22日,袁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1916年6月6日,袁去世。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 【袁世凯死后】 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重开国会。 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府院之争”; 张勋入京,解散国会,拥戴溥仪复辟,后失败。 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他破坏《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教材 教师:思考: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共和制度曲折经历反映了什么? 学生:受到传统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资产阶级的软弱,资产阶级共和制道路在近代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