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黄疸、颅内出血1
学习目标1.了解胆红素的代谢特点2.掌握新生儿黄疸有生理与病理的区别3.熟悉黄疸的病因、治疗要点和身体状况评估。4.掌握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5.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和身体状况评估。6.掌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2
第一部分 新生儿黄疸3
一、概述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 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等部位黄染的现象。4
1.胆红素正常代谢过程粪胆原5
6
2.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1.胆红素生成较多 新生儿 8.8mg/kg.天 成 人 3.8mg/kg.天 ⑴RBC破坏? (1克Hb生成35mg胆红素) ⑵RBC寿命短(80-100天) HbF半衰期短 ⑶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胆红素生成? 7
2.肝功能不成熟 ⑴摄取胆红素能力差(Y、Z蛋白量低)。 ⑵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含量、活性均 低,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⑶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3.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⑴肠道内正常菌群未建立。 ⑵肠腔内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极易出现黄疸8
3.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1.新生儿肝炎2.新生儿败血症及尿路感染 1.新生儿溶血病 2.先天性胆道闭锁3.母乳性黄疸 4.胎粪延迟排出5.遗传性疾病 6.药物性黄疸:维生素K 7.其他:低血糖、缺氧等感染性非感染性9
目的:尽一切可能预防核黄疸尽最大努力减少颅神经损伤 4.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点:①找出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基础疾病。②降低血清红素,给予蓝光治疗,提早喂养诱导正常菌群的建立,减少肠肝循环,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在吸收。③保护肝脏,不用对肝脏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黄疸的药物(磺胺异恶唑等药物)。10
4.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点:④控制感染、注意保暖、供给营养、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⑤适当使用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形成。⑦输血浆和白蛋白,降低游离未结合胆红素。 11
4.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点:⑧换血疗法 :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最迅速、有效的方法。12
二、护理评估评估患儿母亲的健康情况,是否有肝炎病史;询问患儿是否有引起黄疸的病因;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大便颜色、病情进展情况等。(一)健康史13
二、护理评估生理性黄疸①生后2-3天出现,逐渐加深,第5~7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②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一般情况良好,体温,食欲,大小便颜色,生长发育均正常。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 85umol/L( 5mg/dl )④ 足月儿< 221umol/L ,早产儿< 257umol/L(国外资料)(二)身体状况有关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值,尚需要进一步研究14
二、护理评估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21umol/L (12.9mg/dl),早产儿> 257umol/L (15mg/dl),或每日上升>85umol/L(5mg/dl);③黄疸持久不退,足月儿持续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4周;④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或进行性加重;⑤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 (1.5mg/dl)。(二)身体状况若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5
二、护理评估核黄疸(胆红素脑病):最严重并发症 当患儿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时,游离的间接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造成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损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二)身体状况16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分期 表现 时续时间警告期 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肌张力减低等 0.5-1d 痉挛期 双眼凝视、肌张力、发热、抽搐、脚弓反张等 0.5-1.5d恢复期 肌张力恢复,体温正常,抽搐减少 2w后遗症期 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字音字形词语汇总.pdf VIP
- ICH指南在原料药及制剂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pdf VIP
- 供应商现场稽核改善报告.xlsx VIP
- DLT 408-202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OCR).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pdf VIP
- 雷克萨斯LX570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2016款上汽大众NewPolo新波罗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示图解详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pdf VIP
- ICH指南应用篇-原料药工艺质量研究.pdf VIP
- (3.3.1)--6.1仲裁员职业伦理概述.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