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与半山体;作为古文家和政治家,王安石写诗与作文一样,也有重视实际功用的倾向。但是他也把诗歌看作是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于抒写个人的情怀,反映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所以其诗歌的艺术成就超过了他的散文。王安石的诗风在56岁退居江宁以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的创作历程可以此为界分成前后两期。;前期指56岁之前所作诗歌,包括读书应举时期、游宦时期、地方为官时期、入朝为官变法时期的作品。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像《河北民》描写边界地区人民在灾年的悲惨生活,《兼 并》、《发廪》等批判贪官污吏,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王安石也写了许多抒情诗,其中颇有思亲怀友的名作,如《思王逢原》三首怀念德才兼备却不幸早逝的好友王令,
《示长安君》写岁月流逝、兄妹离别之情,语淡情深,十分感人,表现了这位严肃、刚强的政治家的另外一面。;写得更出色的是咏史诗,他继承了左思、杜甫以来借咏史以述志的传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了新颖的看法,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情。如《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前人咏贾谊,多着眼于其才高位下的悲剧命运,王诗却独排众议,认为贾谊的政治主张多被汉廷采纳,其作为政治家的命运远胜于那些徒得高官厚禄者。此诗借咏史以明志,字里行间隐约可见王安石本的人政治家风采。;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更是传诵一时的名作,这组诗创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后。当时,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皆写有和诗。北宋时,辽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赵翼《廿二史札记》)。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为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西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借汉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试看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 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 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 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传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上 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定。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等皆同日弃市。(见晋葛洪《西京杂记》)。;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表现出中正平和、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较好地贯彻了其“词 丽而不冶,气直而不讦,意远而不泥”的诗学主张,成为宋初
白体诗人中的翘楚。例如其《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自汉代以来,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诗人们乐于吟诵的题材,但在主题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其中著名的如卢照邻《昭君怨》、李白《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和赴荆门)等都以渲染和挖掘悲剧内涵取胜,多骂毛延寿,多写昭君的顾恋君恩,而王安石此诗却说王之美貌本非画像所能传达,王昭君流落异域的命运未必比终老汉宫更为不幸,都体现了在唐诗之外求新求变的精神。而结尾指出王昭君的悲剧乃是古今宫嫔的共同命运,议论之精警突过前人,充分体现了宋诗长于议论的特征。;欧阳修有《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属于杂言古体。其一由胡地习俗之异,写到昭君流落之苦,再写到明妃思归作曲。其二写了昭君从被选入宫到远嫁胡人的过程,借汉言宋,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两首诗叙事、抒情、议论杂出,转折跌宕,而自然流畅,形象鲜明,虽以文为诗而不失诗味,可与王安石原玉配合阅读。;后期指退居江宁时期所做的诗歌。王安石退 出政治舞台以后,心情渐趋平淡,诗风也随之趋 于含蓄深沉。虽然后期王诗中仍有寓悲壮于闲淡 之中的情形,如《北陂杏花》“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两句,无疑寓有对自己高尚情 操的孤芳自赏的意思。但如果与早期所作《华藏 院此君亭》中的咏竹名句“人怜直节生来瘦,自 许高才老更刚”相比,则诗风显然已从直截刻露 变为深婉不迫了。;从内容上讲,写景抒怀代替了前期的社会政治诗,描写秀美幽静自然风光,留恋山水,物我两忘,寄托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艺术形式不同于前期的长篇古体为主,而多以近体尤其是短篇律绝为主。;后期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 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黄庭坚说:“荆公暮 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叶梦得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选语用字,间不 容发。”(《石林诗话》卷上)从宋人的这些言论来看,人们称 王诗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