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
?
苏婉娥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33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苏婉娥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33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光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简便的运算,大部分教材皆对实验做了理想化处理,认为光源和狭缝的宽度为0,在这个假设下,干涉条纹一定是等间隔均匀分布的而且整个视场中条纹可见度恒为1.双缝距屏的距离、光源距双缝距离还有实验装置中光源及双缝的宽度均为有限宽度,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本文针对缝宽、间距、光源等因素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杨氏双缝干涉;缝宽;间距;光源;条纹分布
杨氏双缝实验利用精巧的设计让单个波正面分解为两个波正面,为了探究光的干涉现象用锁定两个光源间相位差的方法,使光的干涉现象顺利的被实验展现出来,在历史上首次测定了光的波长,为光的波动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且用波动理论做了很好的说明,初步测定了光波波长,从而验证和支持了惠更斯等人的光的波动理论,它第一次用实验方法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杨氏实验是把两个点光源作为光的干涉实验的典型代表,以简便的实验仪器和精巧的想法就实现普通光源来做干涉,它不只是大部分其他光学的干涉设备的原型,在原理上还能够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启发,不管从经典光学还是从现代光学的角度分析,杨氏实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
图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图
杨氏实验的仪器在普通单色光源前放一个开有小缝S的屏幕,作为单色点光源.在单色点光源能够照明的区域内前方,再放一个开有两个小缝的S1和S2的屏.S1和S2到S的距离相等并且它们之间距离较近.依照惠更斯原理,S1与S2将作为两个向前发射次波,形成交迭的波场.这两个相干的光波在距离屏为D的接收屏上叠加,形成干涉图样.为了提高干涉条纹的亮度,实际中S,S1和S2用三个互相平行的狭缝(杨氏双缝干涉),而且可以不用接收屏,而代之目镜直接观测,这样还可以测量数据用以计算[1].在激光出现以后,利用它的相干性和高亮度,人们可以用氦氖激光束直接照明双孔,在屏幕同样可获得一套相当明显的干涉条纹,供许多人同时观看.
如图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图假定S1和S2到S的距离相等,S1和S2处的光振动就是具有相同的相位,屏幕上各点的干涉强度将由光程差ΔL决定.为了确定屏幕上光强极大和光强极小的位置,选取直角坐标系o-xyz,坐标系的原点O位于S1和S2连线的中心,x轴的方向为S1和S2连线方向,假定屏幕上任意点P的坐标为(x,y,D),那么S1和S2到P点的距离r1和r2分别写为:
由上两式可以得到r22-r12=2xd
若整个装置放在空气中,则相干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为:
在实际情况中,d<D,这时如果x和y也比D小的多(即在z轴附近观察)则有r1+r2≈2D.在次近似条件下上式变为:
再由光程差判据
mλ0(m=0,±1,±2,…)p为光强极大处.
可知道在屏幕上各级干涉的极大的位置为:
干涉极小的位置是:
相邻两极大或两极小值之间的间距为干涉条纹间距,用Δx来表示,它反映了条纹的疏密程度.由(3)式的相干条纹的间距为
式中:d——两个狭缝中心的间距
λ——单色光波波长
D——双缝屏到观测屏(微测目镜焦平面)的距离
这就是本实验所要使用的原理公式.从实验中测得D,d以及x,即可由上式算出λ.
2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因素
2.1 缝宽的大小
在“杨氏实验”中,s是一个很小的狭缝(或小孔),通过s的光照射到s1和s2上,在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同学们往往提出,这个狭缝s的存在是否有必要?若用一个普通光源代替s,光屏上不可能出现干涉条纹.因为干涉条件要求,只有同一波列自身之间才能发生干涉,不同的光源之间,以及同一光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都不能满足想干条件.由于狭缝s的存在,且s很小.光波到达s1、s2就成为发射柱面波(s若为小孔,则发射球面波)的波源.它们又各发出一个柱面(或球面)形次波.由于这两个次波来自同一个波面,因此它们的频率相同;由于s1与s2距离很近,因此振动方向近似一致;又由于s1和s2的振动位相差保持一定.所以这两列光波满足相干条件,这是利用分波阵面法获得相干光波的典型方法.在实验中,缝的大小将影响实验的结果,当缝的大小s大于某一值时,将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当缝的大小s小于某一值时,将出现衍射现象,也不能观察到干涉现象.
图2、图3、图4分别是双缝宽度为0.16mm的双缝在单缝缝宽为30mm、90mm、120mm时的干涉图样,通过实验图片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出单缝为30mm的时候光强较弱,出现的明暗条纹中间部分比较清晰;在90mm单缝缝宽的时候光强较强,明暗相间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