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读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中国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及答案】 ss=txt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 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 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 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论语#8226;子路》) 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之人, 请你解释其含义。 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 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差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根据上文内容,你认为孔子所言“礼”的本质内容是什么?(10 字左右)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孔子所言“礼”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 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 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8226;雍也》) 【注】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 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在孔子看来,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8226;卫灵公》),孔子此处 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 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由上文可见,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 人,那么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应该重视什么呢? 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 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 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8226;宪问第十四》) 【注】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 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长期处于穷困中。 孔子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生 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请从上文找 出反映这三种观念的句子。 理解下面选段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孔子在“义”方面思 想的理解。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 而无义为盗。”(《论语#8226;阳货第十七》)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根据前两章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 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此有人认为,这不 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为什么?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上文有成语如“发愤忘食”,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 结合“浮云”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 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 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 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 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 【注】①圹:同“旷”,旷野。②爵:同“雀”。③鹯:一种像鹞鹰的 猛禽。 (1

文档评论(0)

tianshidechib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