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古籍诗词类诗话 辍锻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辍锻录.txt 輟鍛錄  (清)方南堂 撰   有詩人之詩,有學人之詩,有才人之詩。   才人之詩,崇論閎議,馳騁縱橫,富贍標鮮,得之頃刻。然角勝於當場,則驚奇仰異; 咀含於閒暇,則時過境非。譬之佛家,吞針咒水,怪變萬端,終屬小乘,不證如來大道。   學人之詩,博聞強識,好學深思,功力雖深,天分有限,未嘗不聲應律而舞合節,究之 其勝人處,即其遜人處。譬之佛家,律門戒子,守死威儀,終是鈍根長老,安能一性圓明 !   詩人之詩,心地空明,有絕人之智慧;意度高遠,無物類之牽纏。詩書名物,別有領 會;山川花鳥,關我性情。信手拈來,言近旨遠,筆短意長,聆之聲希,咀之味永。此禪宗 之心印,風雅之正傳也。   故作詩未辨美惡,當先辨是非。有出入經史,上下古今,不可謂之詩者;有尋常數語, 了無深意,不可不謂之詩者。會乎此,可與入詩人之域矣。   詩必言律。律也者,非語句承接,義意貫串之謂也。凡體裁之輕重,章法之短長,波瀾 之廣狹,句法之曲直,音節之高下,詞藻之濃淡,於此一篇略不相稱,便是不諧於律。故有 時寧割文雅,收取俚直,欲其相稱也。杜子美云:「老支漸於詩律細」。嗚乎 !難言之矣。   未有熟讀唐人詩數千百首而不能吟詩者,未有不讀唐人詩數千百首而能吟詩者。讀之既 久,章法、句法,用意、用筆,音韻、神致,脫口便是,是謂大藥。藥之不效,是無詩種, 無詩種者不必學詩。藥之必效,是謂佛性,凡有覺者皆具佛性,具佛性者即可學詩。   《三百篇》而下,由漢、魏以迄六朝,代有傳詩,而餘獨以唐人為歸:「周監於二代, 鬱鬱乎文哉 !吾從周。」   古云:「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此說詩之妙諦也,而未足以盡 詩之境。如杜子美 「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白樂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韓 退之 《拘幽操》,孟東野 《遊子吟》,是非有得於天地萬物之理,古聖賢人之心,烏能至 此?可知學問理解,非徒無礙於詩,作詩者無學問理解,終是俗人之談,不足供士大夫之一 笑。然正有無理而妙者,如李君虞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劉夢得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李義山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 來」。語圓意足,信手拈來,無非妙趣。可知詩之天地,廣大含宏,包羅萬有,持一論以說 詩,皆井蛙之見也。   作詩不能不用故實,眼前情事,有必須古事襯托而始出者。然用事之法最難,或側見, 或反引,或暗用,吸精取液,於本事恰合,令讀者一見瞭然,是為食古而化。若本無用意 處,徒取經史字面,鋪張滿紙,是侏儒自丑其短,而固高冠巍屐,綠衣紅裳,其惡狀愈可僧 也。   「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毋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此司空文明送別之作也。僅 二十字,情致綿渺,意韻悠長,令人咀含不盡。似此等詩,熟讀數十百篇,又何患不能換 骨 !   詩中點綴,亦不可少,過於枯寂,未免有妨風韻。然須典切大雅,稍涉濃縟,便爾甜俗 可厭。吾最愛周繇 《送人尉黔中》云:「公庭飛白鳥,官俸請丹砂」。亦何雅切可風也 !   點綴與用事,自是兩路。用事所關在義意,點綴不過為顏色豐致而設耳。今人不知,遂 以點綴為用事,故所得皆淺薄,無大深意。   今日晨起,讀元次山 《舂陵行》,悲惻者久之。日運下趨,今人不獨學問不如古人,性 情亦大懸絕。安得如結者百十輩,佈滿天下耶?   唐人最善於脫胎,變化無跡,讀者惟覺其妙,莫測其源。如謝惠連 《搗衣》云:「腰帶 准疇昔,不知今是非。」張文昌 《白紵詞》則云:「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裴說 《寄邊衣》云:「愁捻銀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非皆本於謝語乎?又金昌緒 「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岑嘉州則脫而為 「枕上片時春夢 中,行盡江南數千里」。至家三拜先生,則又從岑詩翻出云:「昨日草枯今日生,羈人又動 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未到桐廬已及明。」或觸影生形,或當機別悟,唐人如此等類, 不可枚舉。解得此法,《五經》、《廿一史》皆我詩心也。   李遐叔 《弔古戰場文》:「其存其沒,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悁心目,寢 寐見之。」陳陶則二十四字化而為十四字,云:「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可 謂猶龍之筆。   作詩最忌敷陳多於比興,詠嘆少於發揮,是即南北宗所由分也。   詩人體物入微,真能筆通造化。喬知之 《長信宮樹》云:「餘花鳥弄盡,敗葉蟲書遍。 」沈佺期 《芳樹》云:「啼鳥弄花疏,遊蜂飲香遍。」偶一歌詠,一則秋氣蕭條,一則春光 明媚,即此可悟用字法。   詠物詩不宜多作,用意用筆俱從雕刻尖巧處著想,久之筆仗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