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古籍诗词类诗话 谈艺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艺录.txt 談藝錄 (明)徐禎卿 撰     詩理宏淵,談何容易。究其妙用,可略而言。〈卿雲〉江水,開 《雅》、《頌》之源; 〈烝民〉、〈麥秀〉,建 《國風》之始。覽其事蹟,興廢如存,佔彼民情,困舒在目。則知 詩者,所以宣元郁之思,光神妙之化者也。先王協之於宮征,被之於簧弦,奏之於郊社,頌 之於宗廟,歌之於燕會,諷之於房中。蓋以之可以格天地,感鬼神,暢風教,通世情。此古 詩之大約也。漢祚鴻朗,文章作新,〈安世〉楚聲,溫純厚雅,孝武樂府,壯麗宏奇。縉紳 先生,咸從附作。雖規跡古風,各懷剞劂。美哉歌詠,漢德雍揚,可為 《雅》、《頌》之嗣 也。及夫興懷觸感,民各有情。賢人逸士,呻吟於下裡,棄妻思婦,歌詠於中閨。鼓吹奏乎 軍曲,童謠發於閭巷,亦十五 《國風》之次也。東京繼軌,大演五言,而歌詩之聲微矣。至 於含氣布詞,質而不釆,七情雜遣,並自悠圓。或間有微疵,終難掩玉。兩京詩法,譬之伯 仲塤箎,所以相成其音調也。魏氏文學,獨專其盛。然國運風移,古樸易解。曹、王數子, 才氣慷慨,不詭風人。而特立之功,卒亦未至。故時與之闇化矣。嗚呼 !世代推移,理有必 爾。風斯偃矣,何足論才?故特標極界,以俟君子取焉。   夫任用無方,故情文異尚:譬如錢體為圓,鉤形為曲,箸則尚直,屏則成方。大匠之 家,器飾雜出。要其格度,不過總心機之妙應,假刀鋸以成功耳。至於眾工小技,擅巧分 門,亦自力限有涯,不可強也。姑陳其目,第而為言。郊廟之詞莊以嚴,戎兵之詞壯以肅, 朝會之詞大以雝,公燕之詞樂而則。夫其大義固如斯已。深瑕重累,可得而言。崇功盛德, 易誇而乏雅;華疏彩繪,易婬而去質;干戈車革,易勇而亡警;靈節韶光,易采而成靡。蓋 觀於大者,神越而心游,中無植幹,鮮不眩移,此宏詞之極軌也。若夫款款贈言,盡平生之 篤好;執手送遠,慰此戀戀之情。勖勵規箴,婉而不直;臨喪挽死,痛旨深長。雜懷因感以 詠言,覽古隨方而結論。行旅迢遙,苦辛各異;遨遊晤賞,哀樂難常;孤孽怨思,達人齊 物;忠臣幽憤,貧士郁伊。此詩家之錯變,而規格之縱橫也。然思或朽腐而未精,情或零落 而未備,詞或罅缺而未博,氣或柔獷而未調,格或莠亂而未協,咸為病焉。故知驅蹤靡常, 城門一軌,揮斤污鼻,能者得之。若乃訪之於遠,不下帶衽;索之以近,則在千里。此詩之 所以未易言也。   情者,心之精也。情無定位,觸感而興,既動於中,必形於聲。故喜則為笑啞,憂則為 吁戲,怒則為叱吒。然引而成音,氣實為佐;引音成詞,文實與功。蓋因情以發氣,因氣以 成聲,因聲而繪詞,因詞而定韻,此詩之源也。然情實眑眇,必因思以窮其奧;氣有粗弱, 必因力以奪其偏;詞難妥帖,必因才以致其極;才易飄揚,必因質以御其侈。此詩之流也。 由是而觀,則知詩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秘思也。若夫妙騁心機,隨方合節,或約旨以植 義,或宏文以敘心,或緩發如朱弦,或急張如躍楛,或始迅以中留,或既優而後促,或慷慨 以任壯,或悲淒以引泣,或因拙以得工,或發奇而似易。此輪匠之超悟,不可得而詳也。《 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若乃因言求意,其亦庶乎有得歟 !   魏詩,門戶也;漢詩,堂奧也。入戶陞堂,固其機也。而晉氏之風,本之魏焉。然而判 跡於魏者,何也?故知門戶非定程也。陸生之論文曰 「非知之難,行之難也。」夫既知行之 難,又安得雲知之非難哉 ﹖ 又曰 :「詩緣情而綺靡。」則陸生之所知,固魏詩之渣穢 耳。嗟夫!文勝質衰,本同末異,此聖哲所以感嘆,翟、朱所以興哀者也。夫欲拯質,必務 削文,欲返本,必資去末。是固曰然。然非通論也。玉韞於石,豈曰無文,淵珠露采,亦匪 無質。由質開文,古詩所以擅巧。由文求質,晉格所以為衰。若乃文質雜興,本末併用,此 魏之失也。故繩漢之武,其流也猶至於魏;宗晉之體,其敝也不可以悉矣。   夫情能動物,故詩足以感人。荊軻變徵,壯士瞋目;延年婉歌,漢武慕嘆。凡厥含生, 情本一貫,所以同憂相瘁,同樂相傾者也。故詩者風也,風之所至,草必偃焉。聖人定經, 列國為風,固有以也。若乃歔欷無涕,行路必不為之興哀;愬難不膚,聞者必不為之變色。 故夫直戇之詞,譬之無音之弦耳,何所取聞於人哉?至於陳采以眩目,裁虛以蕩心,抑又末 矣。   詩家名號,區別種種。原其大義,固自同歸。歌聲雜而無方,行體疏而不滯。吟以呻其 郁,曲以導其微,引以抽其臆,詩以言其情,故名因象昭。合是而觀,則情之體備矣。夫情 既異其形,故辭當因其勢。譬如寫物繪色,倩盼各以其狀;隨規逐矩,圓方巧獲其則。此乃 因情立格,持守圜環之大略也。若夫神工哲匠,顛倒經樞,思若連絲,應之杼軸,文如鑄 冶,逐手而遷,從衡參互,恆度自若。此心之伏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