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龙录.txt
談龍錄 ﹝清 ﹞趙執信撰
餘幼在家塾,竊慕為詩,而無從得指授。弱冠入京師,聞先達名公緒論,心怦怦焉每有
所不能愜。既而得常熟馮定遠 (班)先生遺書,心愛慕之,學之不復至於他人。新城王阮亭
司寇,餘妻黨舅氏也,方以詩震動天下,天下士莫不趨風,餘獨不執弟子之禮。聞古詩別有
律調,往請問,司寇靳焉。餘宛轉竊得之。司寇大驚異,更睹所為詩,遂厚相知賞,為之延
譽。然餘終不肯背馮氏。且以其學繩人,人多不堪,間亦與司寇有同異。既家居久之,或構
諸司寇,浸見疏薄。司寇名位日盛,其後進門下士若族子侄,有借餘為諂者,以京師日亡友
之言為口實。餘自惟三十年來,以疏直招尤固也,不足與辯,然厚誣亡友,又慮流傳過當,
或致為師門之辱,私計半生知見,頗與師說相發明,向也匿情避譸不敢出,今則可矣。乃為
是錄,以所藉口者冠之篇且以名焉。康熙己丑夏六月趙執信序錢塘洪昉思升,久於新城之門
矣,與餘友。一日並在司寇 (漁洋)宅論詩,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
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
一鱗而已,安得全體?是雕塑繪晝者耳。」餘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
見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於所見,以為龍具在是雕繪
者,反有辭矣。」昉思乃服。此事頗傳於時,司寇以吿後生,而遺餘語。聞者遂以洪語斥
餘,而仍侈司寇往說,以相難惜哉。今出餘 ,彼將知龍。
阮翁律調,蓋有所受之,而終身不言所自。其以授人,又不肯盡也。有始從之學者,既
得名,轉以其說驕人,而不知已之有失調也。餘既竊得之,阮翁曰:「子毋妄語人。」餘以
為不知是者,固未為能詩。僅無失調而已,謂之能詩,可乎?故輒以語人無隱,然罕見信
者。(少時作詩,請政阮亭,阮亭粗為點閱,其竅妙處吝不一示。因發憤三四月,始於古近
二體,每體各分為二。蓋古體有古中之古、古中之近,近體有近中之古、近中之近。截然判
析明白,自此勢如破竹,詩家竅妙,具得瞭然於心矣。)
聲病興而詩有町畦,然古今體之分,成於沈宋。開元天寶間或未之尊也。大歷以還,其
途判然,不復相入。由宋迄元,相承無改。勝國士大夫,浸多不知者。不知者多,則知者貴
矣。今則悍然不信,其不信也,由不明於分之之時。又見齊梁體與古今體相亂,而不知其別
為一格也。常熟錢木庵良擇,推本馮氏,著唐音審體一書,原委井然,可以采,名流問辨咸
不及。
頃見阮翁雜著,呼律詩為格詩,是猶歐陽公以八分為隸也。詩之為道也,非徒以風流相
尚而已。記曰:溫柔敦厚,詩教也。馮先生恆以規人,小序曰:發乎情,止乎禮義。餘謂斯
言也,真今日之針砭也夫。
或曰:禮義之說近乎方嚴,是與溫柔敦厚相妨也。餘曰:「詩固自有其禮義也。今夫喜
者不可為泣涕,悲者不可為歡笑,此禮義也。富貴者不可語寒陋,貧賤者不可語侈大。推而
論之,無非禮義也。其細焉者,文字必相從順,意興必相附屬,亦禮義也。是烏能以不止
耶?」
昆山吳修齡喬論詩甚精,所著圍爐詩話,餘三客吳門,遍求之不可得。獨見其與友人書
一篇中,有云:詩之中須有人在。餘服膺以為名言。夫必使後世因其詩以知其人,而兼可以
論其世,是又與於禮義之大者也。若言與心違,而又與其時與地不相蒙也,將安所得知之而
論之?
修齡又云:意喻之米,文則炊而為飯,詩則釀而為酒。飯不變米形,酒則變盡。啖飯則
飽,飲酒則醉,醉則憂者以樂,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凱風小弁之意,斷不可以
文章之道平直出之也。知言哉 !
司寇昔以少詹事兼翰林侍講學士,奉使祭吿南海,著南海集。其首章留別相送諸子云:
「盧溝橋上望,落日風塵昏。萬里自茲始,孤懷誰與論。」又云:「此去珠江水,相思寄斷
猿。」不識謫宦遷客,更作何語 !其次章與友夜話云:「寒宵共杯酒,一笑失窮途。」窮途
定何許?非所謂詩中無人者耶?餘曾被酒於吳門亡友顧小謝以安宅,漏言及此。坐客 (宋
第 1 页
谈龙录.txt
犖)適有入都者,謁司寇,遂以吿也。斯則致疏之始耳。
客有問餘者曰:「唐宋小說家所記,觀人之詩,可以決其年壽祿位所至,有諸?」答
曰:「詩以言志,志不可偽托。吾緣其詞以覘其志,雖傳所稱賦列國之詩,猶可測識也。矧
其所自為者耶。今則不然,詩特傳捨,而字句過客也。雖使前賢復起,烏測其志之所在。」
德州田侍郎綸霞雯,行視河工,至高家堰,得詩三十絕句。南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