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 · 长沙》情感示意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豪壮 忧思 欣喜 自信 豪迈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三、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山上 江中 天空 水底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视 静景 动景 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比鲜明 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提示: 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 四、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试分析其妙处。 炼字 万 遍 层 染 漫 透 百 争 击 翔 竞 “万” 写出山之多 提 示 “遍” 写出红之广 “层” “染” 既写出了山势的起伏,也写出随之而形成的林木的高低。 山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漫” 写出湘江水面的深而宽阔。 提 示 “透” 写出江水的澄澈,水深而洁。 “百” “争” 写出江中船只之多。 表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提 示 “击” 搏击,表现出鹰飞矫健,强劲有力。 “翔” 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游动。 提 示 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竞” 象(客观事物) 山 林 江 舸 鹰 鱼 意象(带有诗人情感的事物) 红遍的万山 尽染的层林 碧透的整条江 争流的百舸 搏击长空的雄鹰 浅底轻翔的游鱼 诗中有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思绪? 通过这些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豪情壮志。 毛泽东笔下的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绚丽多姿、雄伟壮阔,生机勃勃 引申讨论:“秋天”在很多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知人论世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 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 以壮景抒豪情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山红水绿的静景的色彩美 事物动态的雄壮美 赏析名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是眺望之余一个有力的哲理性的概括,万事万物在“寒秋”里,仍在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斗争着,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透过这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联系当时的政治形势,使我们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想起了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看到了当时革命者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冲决一切罗网的战斗风貌。 一、“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何理解写景诗句和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字面意义:面对广阔的宇宙,我不禁沉入深远的思索和无限的感慨之中,向着旷远迷茫的大地发问,究竟是谁主宰着事物的盛衰消长呢. 怅:写出诗人面对大自然的自由自在、生机勃勃、绚丽多姿而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问:表达诗人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这一问题的追问,表现诗人的胸怀与抱负。 内在含义:社会动荡,各种革命力量云集涌动,谁来主宰国家命运呢?? 此句写出诗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句式 设问 提 示 作用 承上启下 二、这一层采用了什么句式? 在词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上阕小结: 词的上阕借景抒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气勃勃的湘江秋景图,从而产生联想,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来主宰的问题,引出了下文的回忆。 赏析(四) 朗读下阕第一层,然后回答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一、阐释这一层的意思。 二、体会“忆”“岁月稠”等词语的表现力。 三、这一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就在这橘子洲上,诗人曾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南大学高数实验报告(大一上).doc
-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doc
-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3伏安法测电阻 课件.ppt
- 展会现场执行策划方案.doc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推断题集锦.doc
- 离职申请书范文7篇.doc
- 营商环境调查的意义.pdf
-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doc
- 社会实践范文(通用13篇).pdf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及答案_2.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