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抟文学形象的历史演变
陈抟,字图南,宋初亳州真源人,自号扶摇子,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他对宋代儒、道两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人们熟知的“陈抟老祖”是仙道形象,文学中的陈抟形象,经历了从多元到一元的演变。陈抟在宋人笔记中,是集道士、相士、学者、志士于一身的多元形象;在元代史传中,趋于隐士、道士的二元化;在元明清小说、戏曲中,才定格为仙道形象。
一、宋人笔记中陈抟的多元形象
宋人笔记关于陈抟的记载,主要涉及陈抟幼时的传说、能识人祸福、卧隐华山、觐见帝王等事迹,呈现了陈抟作为道士、相士、儒士、志士等不同的形象。
(一)道士与养生家陈抟
道士陈抟,以卧为功,以睡著称。杨文公《谈苑》云:“隐武当山九室岩,辟谷炼气,作诗八十一章,号《指玄篇》,言修养之事。后隐华山云台观,多闭门独卧,经累月至百余日不起。周世宗召至阙下,令于禁中扄户以试之,月余始开,抟熟寐如故,甚异之。”[1]《东轩笔录》卷一也说:“厌五代之乱,入武当山,学神仙导养之术,能辟谷,或一睡三年。”[2]《清异录》卷下记载其睡功的传承:“华山陈真人隐于睡。冯翊士寇朝一常事真人,得睡之崖略。后返乡,惟睡而已。郡南刘垂范往谒,其从以睡告。垂范坐寝外,闻鼻鼾之声雄美可听,退而告人曰:‘寇先生睡中有乐,乃华胥调双门曲也。’或曰:‘未审谱记,何如?’垂范以浓墨涂纸满幅,题曰‘混沌谱’,云‘即此是也’。”[3]
陈抟很长寿,“太平兴国中,太宗召陈抟赴阙。抟隐华山云台观,百余岁。”[4]作为高道的“标配”,应有灵丹妙药以资养生,陈抟的丹药是“大灵豆”。《清异录》卷上:“华山陈抟有大灵豆,服一粒四十九日不饥,筋骨如故,颜色反婴。”[3]56
陈抟也与仙道朋友相来往,“华阳隐士李奇,自言开元中郎官,年数百岁,人罕见者。关中吕洞宾者,有剑术,年百余岁,貌如婴儿,行步轻疾。皆尝至抟斋中,奇以朱书青纸诗,令小童赍寄抟,抟与酬唱,如交友。”[5]
所以,周世宗召见他时,“问以神仙黄白修养之事、飞升之道”[1]100,宋初君臣也曾向他询问修养之道(见后文),确是把他看作道士的。
(二)识人祸福的相士
陈抟能语人祸福,宋人记载多有言及,主要涉及种放、王世则、钱若水等人。
如陈抟相种放,预言其一生大势。《东轩笔录》卷二:“往华山访陈抟,抟闻其来,倒屣迎之,既即坐,熟视曰:‘君他日甚显,官至丞郎。’种曰:‘我之来也,求道义之益。而乃言及爵禄,非我意也。’陈笑曰:‘人之贵贱,莫不有命。贵者不可为贱,亦犹贱者不可为贵也。君骨法合为此官,虽晦迹山林,终恐不能安耳。今虽不信,异日当自知之。’放不怿而去。至真宗时,以司谏召至阙下,及辞还山,迁谏议大夫。东封,改给事中。西祀,改工部侍郎而卒,竟如抟之相也。”[2]16
张乖崖(咏)“公布衣时素善陈抟,尝因夜话,谓抟曰:‘某欲分先生华山一半住得无?’抟曰:‘余人则不可,先辈则可。’及旦,取别。……抟送公回,谓弟子曰:‘斯人无情于物,达则为公卿,不达为王者师。’公常感之。”[6]果成一代名臣。
陈抟相王世则,能言其科名。《渑水燕谈录》卷三:“希夷先生陈抟,语人祸福,合若符契。王世则与韩见素、赵谏同诣先生,世则伪为仆,拜于堂下,先生笑之曰:‘侮人者自侮也。’揖世则坐于诸坐之右:‘将来科名,君为首,冠诸君之次,正如此会。’明年,世则举进士第一,余如坐次。”[7]
陈抟相钱若水,不能决,邀老僧同相。《贵耳集》卷中:“钱若水谒陈抟求相,约曰:‘过半月来’。至期,陈邀入山斋,山中一老僧拥衲附火,钱揖之。僧开目而已,黙坐久之。陈问僧曰:‘如何?’僧摇头曰:‘无此等骨。’陈语若水曰:‘吾见子神观清粹,谓可学神仙。余见之未精,不敢奉许,决之老僧,渠云子无仙骨,但可作贵公卿,亦急流勇退。’僧即麻衣道者。”[8]钱若水后为枢密副使,年才四十致仕,果如所言。
陈抟能知人贵贱休咎,其评论人物的言论显然引起了世人的重视,《画墁录》载:“今有《人伦风鉴》行于世,后人集先生之言以为书也。”[9]
(三)关怀现实的志士
陈抟生长乱世,唐末曾举进士不第,后虽学道隐居,而始终不曾忘怀天下。他对天下大事一直关注,与周世宗、宋太宗直接交往,对宋初政治有重大影响。
陈抟在残唐乱世中有逐鹿天下的大志,《东轩笔录》卷一载:陈抟“有经世之才,生唐末厌五代之乱……自晋汉以后,每闻一朝革命,则嚬蹙数日,人有问者,瞪目不答。”[2]2邵伯温《闻见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字图南,唐长兴中进士,游四方,有大志,隐武当山。诗云:‘他年南面去,记得此山名。’本朝张邓公改‘南面’为‘南岳’,题其后云‘藓壁题诗志何大,可怜今老华图南。’盖唐末时诗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10]
他与周世宗有交往,已见前述。与宋初帝王,交往更深。《续湘山野录》:“祖宗居潜日,与赵韩王游长安市,时陈抟乘一驴,遇之,下驴大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