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政论文艺术风格探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德裕政论文艺术风格探析 风格的形成是文体成熟的象征,也是水体的最高体现。没有风格的作家,其作品也就谈不到文体,其创作也就没有获得真正的胜利。歌德认为,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在中晚唐的散文发展史上,李德裕的政论文向来被众多的文学名家所推崇和赞许,如骈文名家李商隐评价他的政论文时说:“太尉(李德裕)妙简宸襟,式先洪祚,有大手笔,居第一功。在古有夙拘疑,食时之敏,片辞相耀,小道可嗤。…言不失诬,事皆可信。固合藏于中禁,付在有司,居微诰说命之简,为帝典皇坟之式。”郑亚在《会昌一品集序》中,把其与唐代骈文名家颜岑等人相提并论。宋代的欧阳修、宋祁在评价唐代诸位作家的文学地位时指出:“若侍从酬奉,则李峤、宋之问、沈期、王维;制册则常衮、杨炎、陆贽、权德舆、王仲舒、李德裕;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谲怪则李贺、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长为一世冠,其可尚已。”这些评论都表明李德裕的政论文既有着独特鲜明的风格,又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学地位。 一、 提出事功,达意尽意,做到常学达实 首先,以才为文,气势充沛。单纯的生活个性不能完全成为风格的形成根据,风格的形成主要不是与生活个性相联系,而是与创作个性相联系。创作个性则是指作家所特有的人格素质在审美规律的制约下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力而致。”刘勰也认为:“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李德裕在《文章论》中亦赞同曹丕的“气”学说,这说明他也认同作者个体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李德裕的政治家素养和气质特征决定了其文不可能有太多的情感因素干扰,他的政论文文风朴实典雅,以说理论事居多,可见他是位主理型的作家。文章主理而不主情的创作倾向,使他更认同苏以才情为文的创作模式:“近世诰命,唯苏廷硕叙事之外,自为文章。才实有余,用之不竭。”以才情驱动创作思绪,“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以才为文的创作倾向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时德裕与李绅,元稹俱在翰林,以学识才名相类。时人称之为‘三俊’。”况且他本人也是“以器业自负,特达不群。好著书为文,奖善嫉恶,虽位极台辅,而读书不辍”。他评价自己的文学创作时也说:“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重价连悬璧,英词淬宝刀。泉流初落涧,露滴更濡毫。”他的文章无论是勉励将帅、批驳谬论,还是指斥时弊,都能写得委婉达意,文风凝练含蓄而又深湛蕴蓄。其援典用事,古今无所不有。他的政论文言词精准,文采奕奕,令人通读之下,没有丝毫庙堂文学的绮丽、浮艳之感,显现出作者深厚的学识底蕴。同时,他的文章又洋溢着一股张扬的个性,给人以气势充沛之感。如《置孟州敕旨》: 昔冯异之守孟津,已建军号;近光弼之保伊洛,先据三城。盖以河有造舟之危,山有摧轮之险。左右机轴,表里金汤,既当形胜之地,实为要害之郡。令所制置,岂限常规?积万庾于敖前,尤资地利;列二矛于河上,须壮军势。 这是作者在会昌秉政时期设置行政区域时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列举了孟州在历代军事战略上的重要位置,作者对河流山川地势侃侃而论。文辞壮丽,气格刚健,铺陈叙述之间,文风滔滔,没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很难写出这样的文章。又如《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文章以武宗的召对为契机,引古论今,旁征博引,以古之圣君大贤、唐之房杜贤相为楷模,痛斥了朝廷上朋党的狗苟蝇营。文章在论政议对中,情理彰显,论事透彻,内容饱满,气势充盈,没有政事的练达和才华的超群,文章很难做到以理服人。《新唐书》称赞他“明辨有风采,善为文章。”清人孙梅也赞扬他的政论文:“明白晓畅,自足以伐敌国阴谋之计,岂非才猷迥出,词笔参长者乎!” 其次,达意尽意,风格尚实。孟子云:“充实之为美。”政论文最忌讳空言谈政,孟浪而不切实际。李德裕尚实的文学态度,与其所处的政治地位是密切相关的。后人评价其文章“援古事为质,衮衮可喜”,又赞扬他的文章有“可爱之处”,都是看到了他的文章在晚唐的大文学环境里,没有沾染上幽约细美的纤弱文风,而能特立独行坚持尚实、重功利的创作倾向。李德裕认为:“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杼柚得之,淡而无味。琢刻藻绘,珍不足贵。如彼璞玉,磨砻成器,奢者为之,错以金翠。美质既雕,良宝所弃,此为文之大旨也。”自然灵气的充盈,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丰满,还可以保持文章风格的整体性。反对绮丽柔媚文风,重视自然灵气,既使他能够保持骈、散两种文体的风格完整,又使他能在文学创作上始终沿着尚实的道路不断开拓创新。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李德裕的政论文依托情理,文思缜密,在论政言事之中,他能周详地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并设身处地揣测实情,这是其文学风格尚实的集中表现。如在《赠故维州城副使悉怛谋制》一文中,作者以山河形势为根据,力陈当日朝廷的做法之非,请求给冤死的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