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古气候演化.docxVIP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古气候演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古气候演化 作为地理史上的“温室气候”阶段的镜子,白牙气候越来越受到重视。较长时期以来,白垩纪气候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海相沉积,即大量支撑白垩纪全球气候变化的素材来源于大洋钻探的岩芯以及部分暴露在陆地上的海相白垩系,以至于目前对白垩纪气候的认识实质上反映的只是古海洋性气候。主要原因是白垩纪时期陆相沉积分布范围有限(北美和东亚),陆相记录的完整性较为欠缺。但是,近来已经认识到通过陆相环境下的气候记录来认识白垩纪全球气候变化的必要性(Bocherens et al.,1994;Kump et al.,1999)。 中国大陆分布有大量陆相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这些陆相建造是中国大陆显生宙的特色沉积,它们为古代陆地气候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过去数十年,随着中国东部陆相油田开发,沉积盆地的地层格架基本建立,尽管在精确时限划分和对比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陈丕基,2000)。目前,对中国大陆中生代中晚期特别是白垩纪时期的古气候研究较多集中在古植物方面,沉积学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例如,已经对华北(王德有等,1994;周世全等,1997;张玉光和裴新,2004)、冀北辽西(丁秋红等,2003,2004)、松辽盆地(张立平和王东坡,1994;黄清华等,1999;赵海滨等,2006)、海拉尔盆地(张海桥等,2002)等地区的白垩纪植物群、孢粉与古气候关系进行过探讨。在沉积学方面,有少量关于沙漠沉积、冰川泥石流、冰筏沉积、陆相红层等古气候记录的报道(如王东坡等,1996;江新胜和潘习忠,2000;程守田和李志德,2002;廖瑞君等,2003)。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生代中晚期中国东部存在一个类似于现今青藏高原的“宏伟中生代高原—山脉系统”(任纪舜,1999),并从埃达克岩方面论证了燕山中晚期“东部高原”(图1)的可能存在(张旗等,2001)。如果“东部高原”存在,显然会对中国东部乃至中部的白垩纪古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即通过“东部高原”核心部位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同期粘土矿物分析,试图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中晚期古气候进行初步恢复。 1 粘土矿物的晶面制备 本文使用的材料是侏罗系和白垩系泥质岩。根据“东部高原”分布的时空范围(张旗等,2001),笔者在“东部高原”腹地东北的辽宁,华北的山西、山东、河南等地露头较好地区(图1)进行了考察,并在13个露头剖面粘土发育的河湖相有关层位采集了47件样品(表1,图1)。采样层位包括中—上侏罗统和白垩系,采样尽量保证各个层位均有样品,并尽可能采集新鲜样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研究范围内晚侏罗世多为火山岩,故此期地层样品相对较少。 样品制备和实验均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样品的制备过程为:对每件样品经过二次粉碎,去钙并反复冲洗处理后,用沉降法提取2 μm粘土颗粒,制成两件定向薄片,再分别经乙醇、自然干燥及加热处理。之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每件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并输出三条用于鉴定的曲线。实验测试仪器是日本理学公司的D/max2550型衍射仪,CuKα辐射,Ni滤波器,管压40 kV,管流400 mA,扫描范围3°~32.5°,步长0.015。 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主要使用(001)晶面衍射峰的面积比,蒙脱石(含伊利石/蒙脱石混层)采用1.7 nm(001)晶面,伊利石采用其1 nm(001)晶面,高岭石(001)和绿泥石(002)使用0.7 nm叠加峰(Holtzapffel,1985)。它们的相对比例通过拟合0.357 nm/10.354 nm峰面积比来确定。伊利石结晶度测定于乙醇化曲线上它的001反射的半高宽,并使用y=(1.314x-0.25)/0.58公式将所有测定值校正为国际结晶度系数标准值(CIS)。 2 粘土矿物与气候的关系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组分的变化是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指针(如Fagel等,1994;Stern等,1997;蓝先洪等,2001;Thirry等,2000;Simkevicius,2002;陈涛等,2003;陈忠等,2003;Deconinck等,2005;张立强等,2005;Mees等,2007),同时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这是因为,一方面,许多粘土矿物的分析结果与古生物(如孢粉)和稳定同位素(如氢、氧同位素)所反应的古气候信息大多能够吻合(如Rober和Kennett,1997;Devleeschouwer等,2002);另一方面,当粘土矿物未发生成岩变化时,粘土矿物组合变化可为古气候、环境演变提供重要信息(Boero等,1992;蓝先洪等,2001;陈忠等,2003)。不仅如此,粘土矿物是在确定气候条件下的综合沉积记录,而其它有关方法手段获得的古气候信息则更可能反映的是局部的和瞬时的(Thirry等,2000)。 因此,应用粘土矿物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