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VIP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2.《吉尔伽美什》的前半部分只是人类早期的人与神之史诗,但在后半部分的叙述中消解了吉尔伽美什作为神的英雄形象,建立了作为凡人的英雄形象。吉尔伽美什经历了从“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半神式英雄到有情感、有恐惧、有智慧的凡人式英雄的发展演变过程。这反映了(???) A.汉谟拉比时代社会的生产情况 B.两河流域居民朴素的人本英雄观 C.西亚文明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D.自然环境影响了区域文化的发展 3.《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A.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在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 C.是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D.起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 4.图1、图2、图3可用来说明(???) 图1 苏美尔人的壁画???????????????图2 古埃及建筑????????????图3 古代阿拉伯建筑 A.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B.农牧文明的交融性 C.各国重视文化传承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作为埃及著名的神庙,卡尔纳克神庙给人的感觉就是夸张,且不说塔门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连多柱式大厅中的134根圆柱子,每根“盛开”的莲花大圆柱顶可以站立100余人。最神奇的要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碑高约29米,重约323吨,象征着女王在埃及的权威。这说明(  ) A.古埃及统治深受宗教影响 B.神庙富甲一方,势力强大 C.古埃及人以此宣扬来世说 D.豪华的陵墓建筑备受欢迎 6.在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当地的主要宗教为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拜火教 D.多神教 7.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 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 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8.下列有关文化成就属于古代西亚文化范畴的是(???) A.《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B.《那尔迈调色板》 C.《伊戈尔远征记》 D.《掷铁饼者》 9.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 10.《汉谟拉比法典》第24条规定:“倘生命被害时,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这一规定(???) A.维护贵族利益 B.体现平等原则 C.蕴含人文关怀 D.奠定立法规范 11.古代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缺乏大型树木及石料资源,大多数地区被黄沙泥土包围,泥土黏性十足;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河岸生长着芦苇,古代苏美尔人利用黏土加水制成泥板,然后用削尖的芦苇笔在湿的泥板上刻写符号。这说明影响古代西亚楔形文字产生的重要因素是(???) A.沙漠气候 B.大河流域 C.地理环境 D.植被分布 12.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人说“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B.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 C.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 13.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古代两个区域文明的政治统治制度,下列文明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14.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 ①建筑技术???????????②专制王权?????????③宗教信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