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鄂西城地热资源详细调查与分析.docx

21世纪初期鄂西城地热资源详细调查与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世纪初期鄂西城地热资源详细调查与分析 0 资料与地热资源 咸宁温泉市丰富的生热资源。随着地热资源作为绿色能源被广泛利用,日益受到重视。21世纪初期开展了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地热田地热资源详查工作,在初勘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潜山一带构造形迹的性质、规模及其与地热流体的分布、径流及排泄的关系,计算评价可开采量为13 320.1 m3/d,最高水温达55℃。本次详查在地热田的分布范围、可开采量以及最高水温上均较以前工作有所突破。 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1 降水量80年 咸宁市城区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 549.38 mm,最大降雨量1 992.1 mm(1980年),降水量多集中在5月~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4%,多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零下9℃。咸宁市城区主要河流为淦河,自南向北贯穿城区,最后汇入斧头湖,年均水位20.94 m(黄海高程),最低水位20.26 m。 1.2 低缓丘陵地形 咸宁市位于幕阜山脉北缘丘陵地带与江汉平原南缘相接,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在汀泗桥—吴家湾—马桥—曾家铺一线以南为低缓的丘陵地形,在市区东南方大磨山一带最高,高程为300 m~500 m,上述地区以北逐渐过渡为平原。地热田分布范围内地貌单元主要类型为丘陵和平原,其中潜山一带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组构造溶蚀丘陵;王山寨、温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光中学一带,则由志留系碎屑岩组构成剥蚀构造丘陵;其余地方为平原地貌,在淦河及其支流两岸则分布一级、三级阶地。 1.3 志留系地层特征 地热田范围内分布的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志留系和奥陶系地层。 全新统地层主要有冲积层(Qal44al)和坡洪积层(Qdl—pl44dl—pl)。 志留系地层主要为下统高家边组,主要见于桥头吕、休干所、温泉镇、余家湾、红光中学等地,呈条带状分布。上部为灰黄色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中部为黄色页岩、中厚层状,局部为薄层状石英砂岩,因断裂切错而缺失下部地层。 奥陶系地层上中下统均有分布,岩性主要为隐晶质泥质灰岩泥质瘤状灰岩、角砾状灰岩、含炭质灰岩,表层硅化现象强烈。 1.4 构造骨架的发育 咸宁市地质构造位于为扬子准地台梁子湖坳陷与咸宁台褶束的交接部位,从属于大幕山复式背斜北翼的次级构造—高桥向斜、孙鉴铺倒转背斜、贾家山倒转向斜的西延部分,由一系列的紧密褶皱组成区内的基本构造骨架。新华夏晚期构造体系在潜山一带表现强烈,其中大义山式断裂有明显的反映。这些不同的构造体系互相干扰、复合,不仅控制了区内的岩性组合、地貌、岩溶发育,而且也严格控制了地下水的分布及其补给、径流和排泄。潜山背斜是地热田的主要构造骨架,其特点是呈梳状,且向南东倒转,区内温泉断裂规模最大,且是经过多次构造变动的复合性断裂,先期为纵张断裂且以垂直运动为主,后期表现为逆向复合,并受逆时针的应力作用而显压扭性特征,是深切割断裂,也是控制区内地热流体分布的主要断裂。 2 温泉热田的热地质条件 2.1 热传递性能分析 在潜山背斜东侧至大磨山背斜北西翼之间的地层为志留系地层,岩性为泥质粉砂岩、页岩、粉细砂岩等岩石组成,总厚度约1 762 m~2 856 m,平均厚度为2 264 m。由于岩石中泥质成分含量较高透水和储水性能差,在局部地段发育的断裂和裂隙均被泥质充填,因此岩石的热传递性能较差。在大磨山与潜山之间形成 “U”形箱状构造上部形成天然的盖层,阻止了热量的散失,对下伏热流场的热源起到了保温作用,是地热区的热储盖层。 2.2 志留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的相互关系 在区内,温泉断裂是具有代表性的主干断裂,它的切割深度和规模也是最大的,在潜山南东一带,他控制了志留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的接触边界,在碳酸盐岩中径流的地热流体,至温泉断裂附近时径流受阻,为区内的控热断裂。另外在月亮湾一带,北西西向发育的张性断裂为导热导水断裂。 2.3 硅化岩石及志留系地层中的热储地层 根据钻探所获得的资料分析,地热流体的补给、运移和储存都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进行的,并且在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获得了较丰富的地热流体,因此在硅化岩石和志留系地层之下的角砾状灰岩、结晶灰岩、龟裂纹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岩石裂隙岩溶发育,局部地段是地热流体的主要储存场所,是热储岩层。 2.4 碳酸盐岩的岩石成分 根据同位素资料分析,本区内地热流体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且为高山降水补给,温泉地热田的补给高程效应应该在500 m左右,并且经历了50年以上的径流时间后才进入地热区。 在大磨山背斜的北西翼出露的震旦、寒武、奥陶系地层,主要由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组成,岩石裸露,地表岩溶发育,利于地表降水的入渗补给,并且受构造的控制,与地热区的岩溶系统具有水力联系,也为地下水的深部运移提供了通道。在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