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 教案.docVIP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 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古诗三首 本课的三首古诗均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唐诗中多有对寒食节习俗的描绘,但韩翃的这一首传诵最广。诗歌大意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引人遐思。作者起笔高远,视野开阔,抓住暮春时节典型的景物,通过“飞”“斜”,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此外,按古时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日暮”二字在时间上承接前两句,“汉宫”指的就是唐宫, 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传蜡烛”指的就是寒食当日,宫中传赐新火给权贵豪门,“轻烟散入五侯家”表示权贵近臣们已蒙受皇恩。 《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 诗歌大意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 却只能相顾无言。诗人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情感悲剧,随后便沉浸于对织女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地忧伤难过,进而发出感慨:牵牛与织女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诗中对织女的描绘非常细腻:“纤纤擢素手”写女子白皙修长的手,极富美感;“札札弄机杼”,一个“弄”字动态尽出。这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从“不成章”到“不得语”,隐忍、静默中蕴蓄着强烈的情感,含而不露,反而更增加了其感染力。这首诗不仅感情浓郁,意蕴深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诗中大量运用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这些叠字的运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字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诗歌大意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前两句虽无“月”字出现,却处处可见月夜之清幽冷寂。“中庭地白树栖鸦”借景抒情,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诗人写中庭月色,却用“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的清冷之感,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月人。“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桂花”不仅是中秋时节的象征,还使人联想到月中的桂树。这样一来本句就是暗写诗人望月,既点了题,又使想象的意境显得更加悠远,耐人寻味。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驻足凝望明月,“冷露”与“无声”一方面渲染出秋夜景致的轻盈无迹之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凝神已久。在微凉的秋夜,诗人久久望月,自然而然地想到肯定不止自己一人如此。 “人尽望”三个字,写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下人皆望月,因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因自己的怀人之情想到天下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将全诗感情推向高潮。明明是自己在思念亲人,却偏偏说“落谁家”,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全诗意境悠远,情韵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会写“侯、章”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看教材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反复诵读,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5.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看教材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在字音教学上,要注意本课的多音字:“纤”读xiān,“脉”读mò。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让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去,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即可。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有侧重地进行指导。如,“侯”易与“候”混淆,可以从字音、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