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3.8 第三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业评价单
——————— 核心任务:走进唐诗里的思念———————
第一部分 基础与巩固(必做)
一、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2. 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 诗歌的前两句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抒发无穷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
情之语,但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却尽寓其中。
2. 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两句中, “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 “开元盛
世”的繁华。
B. 诗的最后一句中, “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 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 全诗既流露出对 “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 “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的
1. 下列对诗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作者回忆重阳节在长安登高的情景,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B. “无人送酒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流露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
C. 第三句诗人从自我感伤走出来,联想到沦陷的都城中的菊花。
D. “应傍战场开”为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余味深长,耐人咀嚼。
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人是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前两句用 “沙似雪”、 “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 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 拓展与提升(选做)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2022-2023 学年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 导读三 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3 第1课《春》以声绘景抒美情(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3 第1课《春》以声绘景抒美情(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4 第1课《春》探究写法品美文(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4 第1课《春》探究写法品美文(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5 第2课《济南的冬天》感受冬天温润的景(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5 第2课《济南的冬天》感受冬天温润的景(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6 第2课《济南的冬天》体会济南温润的情(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6 第2课《济南的冬天》体会济南温润的情(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1-7 第2课《济南的冬天》赏析老舍温润的文(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4-7 第15课《诫子书》文言积累与梳理(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4-7 第15课《诫子书》文言积累与梳理(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4-8 第15课《诫子书》互赠箴言(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4-8 第15课《诫子书》互赠箴言(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5-6 第18课《狼》文言积累与梳理-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5-6 第18课《狼》文言积累与梳理-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5-7 第18课《狼》读懂狼的故事-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5-7 第18课《狼》读懂狼的故事-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5-8 第18课《狼》读懂讽刺艺术-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5-8 第18课《狼》读懂讽刺艺术-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