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注韵脚: 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任务一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 / / / /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 未有期,巴山夜雨 涨秋池。 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 夜雨时。 / / / / / /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 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 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 入梦来。 / / / /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 簇此城,秋风吹散 马蹄声。 河流大野 犹嫌束,山入潼关 不解平。 1.猜意图。结合旁批和阅读提示,理解诗意,猜一猜编者把这四首诗歌放在一组的原因。 任务二 都是七言绝句; 其中三首都写了秋天的所见所感,抒发秋天里的情思。 2.理变化。学习第一组课外诵读古诗词时,我们了解了绝句是以表现心灵瞬间感受、情绪刹那变化见长的艺术。短短四句诗歌中,常常蕴含着诗人情致的转换。男女生分读每首诗歌的一二句和三四句,观察四首诗歌的内在变化。 任务二 《秋词(其一)》先表明观点,再写景抒情; 《夜雨寄北》先写眼前情景,再想象未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先写现实处境,再写梦境; 《潼关》先正面写景,再以拟人手法侧面写景,写感受中的景物。 3.绘秋景。《秋词(其一)》《夜雨寄北》《潼关》写了诗人在自然之秋的所见所闻,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于诗人六十八岁时,可以说正处于生命之秋、人生之秋。那么他们眼里的秋天一样吗?诗人笔下展现了怎么的秋日图景? 任务二 诗人笔下的秋天…… 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 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 谭嗣同:秋风吹散马蹄声 示例:陆游笔下的秋天是凄清悲凉的,听,窗外寒风呼啸,冷雨潇潇,风雨笼罩了整个世界。 任务二 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是明丽高远的,你看,天气晴朗,阳光明亮,一只白鹤正展翅翱翔,越飞越高,翅膀推开云层,直冲向高远的蓝天深处。 李商隐笔下的秋天是阴雨连绵的,你听,窗外的秋雨依然在滴答滴答,敲打着夜幕。那池塘里的水怕是涨高了吧,连这屋内也弥漫着雨水的湿气。 陆游笔下的秋天漫天凄风苦雨,万物萧瑟,飘摇在风雨之中。 谭嗣同笔下的秋天辽远开阔,天空辽阔,白云丝丝缕缕,环簇着潼关城。秋风猎猎作响,那哒哒的马蹄声也消散在风中了。 四首诗歌描绘了不同特征的秋天。哪一首诗歌中的景象“最秋天”?请你联系积累的有关秋天的诗句来佐证。 示例:陆游笔下的景色“最”秋天。杜甫有“风急天高猿啸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林黛玉哀叹“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鉴湖女侠秋瑾也感慨“秋风秋雨愁煞人”。最能让人感到秋意的是寒风冷雨,所以,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最秋天。 任务三 李商隐笔下的景色“最”秋天,张继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清照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下雨的秋天更添几分凄冷,更让人感觉秋意。所以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最秋天。 刘禹锡笔下的景色“最”秋天。杜牧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李白看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范仲淹写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天明媚亮丽、天高云淡,所以,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最秋天。 谭嗣同笔下的景色“最”秋天,曹操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李白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张籍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叶绍翁有“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刘禹锡也曾作“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让万物走向萧条寂寥,所以,谭嗣同“秋风吹散马蹄声”最秋天。 1.秋天是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季节,也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在上千首写秋天的诗歌中,这四首诗歌为什么能得到编者青睐,编在教材这一组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发现诗人的妙笔巧思:重读加红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 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 谭嗣同:秋风吹散马蹄声 任务四 四位诗人都精于炼字;四句诗都写出了画面感和动态美。 “排”是推开的意思,一鹤凌空,冲破云层阻碍,直冲蓝天。“排”充满力量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涨”写出池塘之水在连绵秋雨中不断上涨,越来越多,景中有情,愈涨愈浓的是诗人的思念愁绪; “风吹雨”给人心惊肉跳的忧虑不安之感,既写现实环境的肆虐风雨,也指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 “吹散”二字,让人似乎听见猎猎风声,天地之间只有风声,愈加显出环境空旷辽阔。 2.我们常常借用苏轼的评论来称赞一首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这四首诗歌营造出来的画面,不是静止的画,而是“动画”。这种“动”,触动了诗人,或者说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的动态同频共振,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读懂母亲的“好好儿活”-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3《二十四孝图》(同步自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3《二十四孝图》(自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4 第6课《散步》对句回环与生命接力-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4 第6课《散步》对句回环与生命接力-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4《五猖会》(同步自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4《五猖会》(自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5 第6课《散步》大词小用与以小见大-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5 第6课《散步》大词小用与以小见大-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2-5《无常》(同步自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df
- 第1组 怒放的青春-第2课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df
- 第2组 青春的激扬-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df
- 第2组 青春的激扬-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课件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pt
- 第3组 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四篇作品教案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df
- 第3组 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四篇作品课件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pt
- 第3组 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df
- 第3组 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课件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pt
- 第3组 青春作伴须放歌 岁月芳华品人生-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pt
- 第4组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