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
绿色控制是指通过促进农业安全生产,减少化肥使用量,采取生态控制、预防控制、物理控制等环境友好措施控制有害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 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
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
自2006年农业部提出“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理念以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围绕绿色防控, 组织开展了系列农作物病虫害技术集成、展示示范和宣传培训活动, 先后召开了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频振诱控国际研讨会、性诱剂防控国际研讨会, 以及全国玉米螟绿色防控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 举办了多期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全国各地农业植保部门切实强化“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理念, 积极开拓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新局面, 取得了良好进展。到2009年,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已在20多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600多个县 (市) 推广应用, 在多种农作物上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绿色防控技术展示示范区1 215个, 示范面积超过100万hm2。其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各地直接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70多个, 示范面积超过13万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1 生物防治和农药及生物工程技术研究
一是理化诱控技术产品。利用昆虫趋光、趋化性等原理, 研发了频振式诱虫灯、投射式诱虫灯等“光诱”产品;性诱剂诱捕和昆虫信息素迷向等“性诱”产品, 黄板、蓝板及色板与性诱剂组合的“色诱”产品;诱食剂诱集害虫的“食诱”产品。通过大量试验研究, 组装集成了与上述“四诱”产品相配套的应用技术。
二是驱害避害技术产品。利用物理隔离、颜色负趋性等原理, 开发了适用不同害虫的系列防虫网产品和银灰色地膜等驱害避害技术产品;利用生物的生理现象, 开发了以预防害虫为目的的驱避植物应用技术。如果园常用的驱避植物有蒲公英、鱼腥草、三百草、薄荷、大葱、韭菜、洋葱、菠菜、串红、除虫菊、番茄、花椒、芝麻、金盏花等。
三是生物防治技术产品。开发了捕食螨、赤眼蜂、丽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天敌繁育和释放技术, 稻鸭共育技术, 棉田天敌诱集技术, 蜘蛛、青蛙、益鸟等天敌保护利用技术, 以及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等微生物制剂防治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茶叶和蔬菜病虫害技术。完善了天然除虫菊素、蛇床子
*致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杨普云、赵中华等同志参加了文稿整理并提供了相关材料, 在此一并致谢。
素、苦参碱、小檗碱、苦皮藤素、印楝素、鱼藤酮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蔬菜、果树、茶叶等病虫害技术, 以及宁南霉素、春雷霉素、申嗪霉素、多抗霉素、武夷霉素、中生菌素、多杀菌素等抗生素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
四是生物多样性技术。利用品种间抗病性的遗传多样性和植株的物理性状, 研发了水稻稻瘟病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利用果树和杂草生育期时间差, 研发了果园生草技术, 为果园天敌昆虫提供了繁育场所, 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利用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的抗病基因差异, 通过品种混播增加遗传多样性, 研发了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技术。
五是生物工程技术。利用基因重组、转基因育种等技术, 研发了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种间融合菌株, 具有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和毒杀鳞翅目幼虫的能力。开展了RNAi (RNA interference) 技术研究, 在甜菜夜蛾4龄幼虫体内注射源自几丁质合成酶A基因的si RNA或ds RNA, 成功得到RNAi现象;饲喂大肠杆菌表达的Se CHSA的ds RNA后, 处理组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利用转基因技术, 培育并大面积应用了转Bt基因棉花等产品。
六是生态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的稻田深耕灌水灭蛹技术;以改造蝗虫孳生地环境为主、组装配套种植香花槐、冬枣、苜蓿等植物的生态控蝗技术;以越夏菌源区治理为主, 综合运用深翻除草消灭自生麦苗、适期晚播抗病品种、秋播拌种等综合措施的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技术和保护地蔬菜温湿度调控防治病虫害等技术。
1.2 其他鲜食农产品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一是以基地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 以主要农产品为主线, 以重要靶标病虫害为对象组装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目前众多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均采用此类技术模式。
二是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作物为主线, 根据其不同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 组装关键技术产品, 形成全程绿色化防控技术模式。目前在蔬菜、果园等鲜食农产品上大多推广此类技术模式。
三是以靶标有害生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农作物重要靶标病虫害为主线, 组装绿色防控技术或产品, 形成绿色防控技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