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不换形的新版《玉簪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步不换形的新版《玉簪记》 苏州昆剧院新版《玉簪记》是继青春版《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昆曲力作。经过几年来的舞台实践,得到了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在热烈的赞誉声中,留下了不少值得一说的话题。 清初戏曲大师李笠翁说“传奇十部九相思”。说的是昆曲传奇剧作十有八九少不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玉簪记》就属于这一类。 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的传统话题。从唐人传奇小说到宋元勾栏瓦舍里说唱的那些烟粉灵怪故事,才子佳人的遇合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在明清时代文人撰写的大量传奇剧本中,屡见不鲜的是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和美貌无比、才智卓绝的佳人一见倾心,誓死相爱,爱得患相思病,病得死去活来。虽经挫折磨难,最终必成连理。这种叙事方式,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欣赏的热情至今不减。就艺术质量而论,“传奇十部九相思”的系列中,公式化的作品不少,但依然不乏成功的喜剧和悲剧。《玉簪记》堪称一部喜剧佳作,在昆曲舞台上已经流传了四百多年。影响所及在高腔、梆子、皮黄等多个声腔剧种里都有《玉簪记》在上演。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钱塘高濂写成的《玉簪记》传奇,描写书生潘必正和道姑陈妙常的爱情故事。《玉簪记》成功地表现了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法的叛逆精神,向宗教禁欲主义发起了挑战。这是一个传统的古老主题。它是否还能为现代青年接受?答案是肯定的。新版《玉簪记》上演以来,深受青年观众的欢迎就是明证。今天的青年男女不再有封建礼法的约束,享受到恋爱婚姻的充分自由。在超速工业化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地更新。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反而陷入一种莫名的浮躁。在微博、微信构成的微传播时代,人的自我表现变得非常快捷,年轻人的恋爱婚姻也有快餐化的倾向。谈恋爱 的工程变得相当简单,手机微信就可以交流感情,很少有人认真地写情书了。当他们走进昆曲剧场,在优雅的笛声中,看到人世间竟然还有着这样一种精致的、典雅的爱情,心情不能不为之震动。原来谈恋爱还需要有音乐的修养,还需要有文学的功夫,恋爱的过程竟可以如此曲折动人而富有诗意!他们似乎走进博物馆,看到一件无比精美的艺术品,在惊叹赞美古人高明的智慧与技巧的同时,得到一种欣赏的愉悦,甚至产生研究和品味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有益的艺术体验。所以,从争取年轻观众的感情认同考虑,打造新版《玉簪记》乃是不错的选择。 既然谓之新版,除了演员阵容的青春靓丽,剧作的本身当然需要有新的呈现,应该使当代青年观众的接受更顺畅,情感更容易沟通。新版《玉簪记》确实有不少新意。 剧本的再度整理,使戏剧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了。四百年来,舞台上的《玉簪记》一直在变。高濂的《玉簪记》原本有 33出。写的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三个男人对陈妙常都有热烈的追求——官员张于湖高雅的追求,被陈妙常拒绝了。土豪王公子野蛮的追求,也被陈妙常拒绝了。陈妙常相中的只有才子潘必正。昆曲艺术家遵循“立主脑,减头绪”的规律,逐渐地让张于湖和王公子退出舞台,只叙说潘必正和陈妙常的故事。经过历代昆曲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的锤炼,《玉簪记》留下了好几个折子。近代经常演出的剩下《茶叙》《琴挑》《问病》《偷诗》《姑阻》《失约》《催试》《秋江》等若干出。 新版《玉簪记》在这些折子戏的基础上再做增删,用六场戏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首场《投庵》堪称“凤头 ”。剧作者把陈娇莲女贞观出家和潘必正女贞观依亲合为一出,让这一对才子佳人一开场就快速地相遇,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接下来立即就是《琴挑》。潘必正借对琴声的评说,向陈妙常作谨慎的试探。他发现陈姑 “人情道情,多是凡尘性”,但是陈妙常内热而外冷, “心里聪明,脸儿假狠,口儿里装作硬”。陈妙常的羞怯与矜持,弄得潘必正害起了相思病。陈妙常“见了他假惺惺,别了他常挂心”,感情实际上已经被潘必正挑动,所以听到潘生得病,主动随观主问去探视和慰问。她明知潘的病因,却还要装出不明情由的安慰。待到下一场《偷诗》,她的芳心尽露。潘必正得到陈妙常写的情诗,再也用不着试探,转入了大胆的进攻,陈妙常被彻底征服。二人海誓山盟,了却了相思债。新版删掉了《姑阻》《失约》两折,把陈潘幽会的情节改为众道姑的侧面描写,加快了戏剧节奏。为了维持道观的清规与秩序,观主逼迫潘必正立即进京赴试,潘必正无奈怏怏上路。观主以为 “从此割断藕丝长,免系鲲鹏飞不去”,但是陈妙常还是避开了众人,雇一叶小舟追上了潘必正。一对才子佳人在秋江上互诉衷肠,互换信物,在千愁万恨中依依惜别。故事的进展很符合人物情感发展的逻辑。新版没有做大团圆的收场,给观众留下了深长的悬念和期望。 这个本子比高濂的原作大为精简,比往日昆剧舞台上的情节也有所紧缩。新版的剧作者高明之处是虽然用了减法,但是传统折子的精彩骨干几乎全部被保留了。所用的曲牌唱词悉依原作。就是传统折子里罕见的陈妙常投庵,礼拜佛法僧的三支【金字经】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