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通货膨胀的根源和走势
一、通货膨胀成为全球性问题
2022年,全球通货膨胀形势陡然升温。截至5月份,全球月度同比消费价格指数(CPI)大于10%的经济体超过40个,大于5%的经济体超过80个。其中,5月份黎巴嫩和委内瑞拉的月度同比CPI分别高达211%和167%,土耳其为61%,阿根廷为45%,都处在非常高的位置。从主要发达经济体看,6月份美国月度同比CPI为9.1%,欧元区为8.6%,日本较低为2.4%。我国6月份月度同比CPI为2.5%,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全球目前月度同比CPI低于3%的经济体不足20个。通货膨胀已经从个别经济体蔓延到全球,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随着通胀高企,很多国家出现示威游行和罢工潮,抗议生活成本飙升,要求提高工资待遇。2022年6月7日韩国货运卡车工人罢工,6月18日加拿大铁路工人罢工,6月18日英国伦敦爆发大规模游行活动,6月20日8万比利时工人在布鲁塞尔游行示威,21日、23日和25日英国4万名铁路工人罢工。由于通胀问题导致游行示威和罢工潮的国家还包括: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阿根廷、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和突尼斯等。游行示威和罢工潮在全球不断蔓延的同时,在一些国家还在加剧和恶化,可能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经济社会动荡。
全球通胀升温引起各方普遍担忧。2022年5月1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CNBC)联合发起的民调显示,高达94%的美国人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有44%的被调查者感到十分沮丧。美国总统拜登多次强调,应对通胀是其施政的首要目标。6月21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泽温(Christian Sewing)指出,通货膨胀是其最担心的问题,归根结底,通胀是全球经济的最大毒药。在2022年6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世界银行认为全球滞胀的风险正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二、各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立场
面对全球通胀的蔓延和恶化,很多中央银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在发达经济体中,2022年以来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韩国和挪威等启动加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形势更加严峻,其中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巴西、智利和斯里兰卡等去年就已启动加息。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球已有超过70家央行开启加息进程。
在通货膨胀持续上涨1年,从不到2%涨到超过8%之后,美联储终于在2022年3月开始加息。3月16日首次加息0.25个百分点,5月4日第二次加息0.5个百分点,6月15日第三次加息0.75个百分点,7月27日第四次加息0.75个百分点。四次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0-0.25%升至2.25%-2.5%。加息的同时,美联储也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美联储首次加息即同时表示,预计会在5月议息会议开启缩表。5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如约开启缩表,决定从6月1日开始减持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同时发布《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计划》。该计划遵循2022年1月发布的《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原则》,采取渐进的、可预测的被动缩表方式,不是主动抛售资产,而是减少到期本金再投资。该计划设定每月最多减少300亿美元美国国债、175亿美元机构债,三个月后月度缩减上限均提升一倍,即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债。如果该计划能够如期顶格执行,那么到2022年年底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缩减4275亿美元,到2023年6月将缩减9975亿美元。
欧洲央行6月9日公布政策决议表示,将于7月1日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下的量化宽松政策,并且在7月21日的会议上开启加息,将三项主要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欧央行还预计在9月份再次上调关键利率,如果中期通胀前景持续或恶化,9月份会议会有更大的加息幅度。7月21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0.5个百分点,将存款机制利率提高至0%,边际借贷利率提高至0.75%,主要再融资利率提高至0.5%,结束了长达8年的负利率操作。
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相比,日本央行维持着更为鸽派的政策。日本央行对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坚持,成为6月份市场关注的焦点。为了捍卫“无限量购债”的承诺,日本央行6月购买了创纪录的14.8万亿日元国债,其持有的日本国债超过总量的50%,跨越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10年期日本国债价格已创下自2013年以来最大跌幅,6月15日日本国债期货更是触发熔断。虽然面临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但是日本央行在最近的会议上仍坚称,由于日本经济仍未走出低迷,现在收紧货币政策还为时过早。
全球通胀肆虐之际,中央银行加息潮如期而至。作为全球通胀的主要策源地,美联储加息步调明显偏慢,“落后于经济形势”(behind the curve)。受制于庞大的政府债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