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38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60—2020
小茴香栽培技术规程
2020-12-30 发布
2021-03-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选地和整地 1
5 播种 2
6 田间管理 2
7 病虫害防治 2
8 采收加工与包装 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长垣市农业农村局、长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秀杰、胡吉帮、韩蕊、郭潇潇、周执西、王洪波、葛飞、刘徐冬雨、文艺、 张玺、徐梦洁、王聪、雷然、姚珊、付晨青、李国辉、何立威、王秀萍、李永革、 尚彦军、翟建化。
小茴香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茴香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选地和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 包装等。
本文件适用于小茴香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茴香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属伞形科茴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3.2
小茴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4 选地和整地
4.1 选地
选择向阳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壤土种植。土 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
4.2 整地施肥
耕前每667 ㎡施入三元复合肥(N:P2O5 :K2O =15:15:15)20 kg~30 kg和腐熟农家肥1000 kg~ 2000 kg作基肥。整地采用机械深耕, 耕深30 cm以上,整平耙细后做畦, 畦宽为l20 cm~130 cm、畦高 为20 cm~25 cm。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 525的要求,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5 播种
5.1 播期
小茴香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平均地温高于10 ℃可播种。
5.2 种子选择与处理
选择无病斑、无虫孔、无破损、大小整齐、颜色一致的饱满种子。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在洁净地面 上摊开晒种1 d~2 d。
5.3 播种方法
小茴香可条播或穴播,行距60 cm,播种深度1.0 cm~1.5 cm。条播每667 m2用种量500 g~800 g; 穴播穴距30 cm~40 cm,每穴播种3~5粒种子。播后镇压保持土壤湿润。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6 田间管理
6.1 间苗定苗
苗高5 cm左右间苗,去弱小苗,留壮苗, 条播的按株距5 cm间苗; 穴播的每穴留苗3~5株。苗高 15 cm左右时定苗, 条播的按株距30 cm定苗; 穴播的每穴定苗2株。
6.2 中耕除草
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定苗时进行, 除草松土时不应伤及主根。此后视墒情适时中耕除草。
6.3 排灌水
茴香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 果实膨大后停止灌溉,雨水过多应及时清沟排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6.4 追肥
每年花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第一年秋季收割后每667 m2撒施腐熟农家肥1000 kg左 右。第二年春季返青后,苗高15 cm时结合中耕追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 kg~30 kg。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为原则,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应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规定。
7.2 防治方法
7.2.1 根腐病
控制土壤湿度, 避免积水,发病初期可采用相应生物制剂进行喷雾防治。
7.2.2 蚜虫
成虫利用粘虫板诱杀,可采用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8 采收加工与包装
8.1 采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2038-2020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范.pdf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docx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pdf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1-2020苹果老果园改造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2-2020苹果乔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4-2020玉米芯连续利用栽培草菇—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60-2020小茴香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61-2020迷迭香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61-2020迷迭香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62-2020南沙参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62-2020南沙参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63-2020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63-2020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64-2020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技术规范.docx
- DB41T 2065-2020非洲猪瘟消毒技术规范.docx
- DB41T 2065-2020非洲猪瘟消毒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