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都县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三都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都柳江上游。是贵州省的一个低热地区。在不同的天气,年降水量为1380.140m,平均高度为450m,年平均温度为18.1c,无霜期为320天。气候非常有利于马蹄的生产。每年种植一次的甘薯品种占甘薯种植面积的90%以上。生产的马铃薯以早熟、优质而闻名, 4月中、下旬成熟, 此时正是南方及东盟市场的蔬菜春淡期, 市场价格较好, 效益显著。随着三都县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开通, 马铃薯生产种植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使之成为主导产业, 但该县马铃薯品种单一, 限制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因此, 笔者于2010~2011年从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引进了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表面 1.1.1 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为中薯9号、中薯13号、中薯12 号和中薯8号, 以费乌瑞它为对照, 试验品种均由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提供。 1.1.2 张先明的稻田 试验地设在三都县北部马铃薯主产区大河镇大河村二组村民张先明的稻田, 海拔 424 m , N 25°56′03″, E107°48′10″。土壤为沙壤土, 肥力中上等。 1.2 方法 1.2.1 小区面积:5cm,株距10cm, 采用拉丁方排列, 重复4次, 行长4 m, 行距65 cm, 株距25 cm, 5行区, 小区面积13 m2。每小区定点调查10株, 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期及田间农艺性状, 产量调查为全田 (小区) 实测。 1.2.2 小区晚疫病防治 播前种薯芽长0.2~1.5 cm, 采用单沟起垄方式, 2010年12 月 8日播种, 每小区用150 g锌硫磷、1 000 g碳铵、3 000 g复合肥作底肥, 同时每沟内放稻草3 kg。4月1日发现晚疫病后, 每隔7 d, 用杜邦克露1 000倍液喷施叶面1次, 防治共3次。2011年5月1日收获。 2 结果和评论 2.1 出苗期、现兰期、开花期对的生育期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中薯8号与费乌瑞它 (CK) 的生育期相当, 均为72 d, 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CK接近;中薯13号、中薯12号和中薯9号的生育期晚于费乌瑞它 (CK) , 全生育期比对照晚18~20 d。 2.2 花繁性和花繁性 从表2可以看出, 参试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基本相同, 在花繁茂性上表现少蕾, 出现少量开花, 花冠色均为白色。而CK在此形态上为落蕾, 未出现开花现象, 为提高产量积累了营养物质基础 。 2.3 主茎数、中薯数 从表3可以看出, 出苗率以CK最高 (100%) , 其次为中薯9号 (97.9%) 、中薯8号 (88.3%) , 中薯13号为最低 (84.6%) ;主茎数相差不大, 株高与CK相比高出5~6 cm;单株个数以中薯9号为最高 (5.7个) , 中薯8号为最低 (3.1个) ;单株块茎重量以CK为最高 (531.5 g) , 其次为中薯9号 (491.5 g) , 最低为中薯13号 (288.5 g) ;单薯重量以CK最高 (132.9 g) , 其次为中薯8号 (107.3 g) , 最低为中薯13号 (75.9 g) 。 2.4 长圆、短圆圆 从表4可以看出, 块茎性状大体一致, 除中薯13号和中薯12号在薯形为扁圆外, 其他均为长圆;皮色和肉色均为淡黄色或黄色, 商品薯率以CK为最高 (88.47%) , 其次为中薯8号 (83.55%) 、中薯9号 (80.32%) , 最低为中薯13号 (76.96%) 。 2.5 它ck 从表5可以看出, 试验中各品种的马铃薯经济产量差异较大, 所有引进品种的产量均低于费乌瑞它 (CK) 。引进品种中, 以中薯8号产量最高, 平均产量30 446.25 kg/hm2, 比CK费乌瑞它减产5.45%, 居参试品种第2 位, 中薯13号产量最低, 平均产量21 400.05 kg/hm2, 居参试品种第5 位, 比CK费乌瑞它减产33.54%。 3 试验品种的综合评价 (1) 结薯数、叶绿色 从出苗到植株枯死72 d, 属早熟品种, 株型直立, 生长势强, 平均株高38.2 cm, 结薯数3.1个。叶绿色, 茎浅绿色。块茎卵圆形, 红皮白肉, 薯皮光滑。芽眼浅, 匍匐茎短, 薯块整齐度中等, 商品薯率79.86%。平均产量30 446.25 kg/hm2, 比CK费乌瑞它减产5.45%, 居参试品种第2 位。 (2) 叶缘、茎、叶 出苗后平均生育期为90 d, 属中晚熟品种。植株直立, 生长势强, 株高37.6 cm左右, 分枝数少, 枝叶繁茂。茎与叶均绿色、复叶较大, 叶缘轻微波浪状。花冠白色, 天然结实性强。块茎长圆形, 淡黄皮淡黄肉, 薯皮光滑, 芽眼浅。匍匐茎短, 结薯集中, 块茎大而整齐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