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的理想,理想的现实论大塚楠绪子对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影响
吉本龙明与卞正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夏目社会文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其中之一是男女之间的问题。其次,由亲密女性引起的相对和三角关系。探究漱石为何执著于此类问题, 是研究漱石文学的带基本性的大问题。吉本认为, 此事并无助于解决漱石文学中的根本问题, 只是一个背景。吉本从文明批评的角度认为, 三角关系象征夹在西方文明与日本文明中间的漱石的苦恼立场。
从文明批评的角度研究漱石, 确实十分重要。但笔者认为, 漱石的恋爱问题侧重表现在流落松山之谜, 这种传记方面的研究不仅重要, 而且对探究漱石与大塚楠绪子 (1875~1910) 作品的神韵, 更显必要。
漱石在《其后》中评价森田草平的《烟尘》。他认为, 若是自己, 《烟尘》这部作品应当这样写。漱石在《台风》中涉及森田草平与铃木三重吉, 并给他们以指导。这种手法同样活用于对待女弟子大塚楠绪子。楠绪子是漱石心中的理想女性, 从《玻璃门内》中的追忆和以白百合、白菊的白色来象征美丽、将“白菊抛入白榇中”, 即可窥见漱石用意之一斑。通过作品开导理想的女性, 这除了漱石, 凡庸之辈是难以做到的。
本稿以漱石初期作品《虞美人草》、《薤露行》为主, 通过作品比较, 检证漱石与楠绪子在文学活动中的关联。
一、 对情节结构的突破
《虞美人草》这一书名, 如预告所示, 源于购虞美人草花时偶然想及。但楠绪子的同名作《虞美人草》不可能在漱石心中全无印象。楠绪子的《虞美人草》早于漱石的《虞美人草》一年发表, 装点于1906年7月号《明星》的卷首。
漱石的《虞美人草》的主人公钦吾和楠绪子作品主人公桂吾相通, 而且, 漱石塑造的3个女性类型构图, 不可能没受到楠绪子作品的影响。漱石书简中述及详读过楠绪子的作品。正在写《虞美人草》的漱石, 于1907年7月20日致野间真纲信中书云:“从昨日看载于《万朝报》的大塚小说。”表示他读了她的《露》 (1908) 。漱石评论发表于杂志《早稻田文学》上的《客厅》时, 致野村传四信 (1906年3月3日) 中写道:“作者写得很精巧, 构思不错, 是她的上乘之作, 是三篇小说中的杰作。”
楠绪子《虞美人草》的主人公桂吾, 蓄着两端上翘的“凯撒须”, 被塑造为理想的男性, 一般认为原型是漱石;而漱石将《虞美人草》中的甲野钦吾作为自己色彩浓烈的分身。大概夏目金之助的“金”与“钦”相通, 故命名为“钦吾”吧?
其次, 羡慕桂吾的三姐妹中, 久江和驹江与漱石《虞美人草》中的小夜子、丝子的类型相似。姐姐久江“姿容流露出处事内向、情感脆弱、好弹珠泪的温柔性格。面容细白……”、“寡言, 沉默地把手放在膝盖上听人讲话”。这一描写被漱石用到小夜子身上, 她“性格内向, 皮肤白皙, 如生于西倾的月光下, 故称‘小夜’”, 她“瓜子脸”、“面容细白”, “平时两只白手相叠”, “置于膝盖, 俯首坐着”。此乃有意识地模仿久江。驹江则“全盘继承了父亲军人的性格, 性格淡泊开朗, 精神头十足, 圆脸圆眼”。这个形象与“圆脸”、“性格淡泊”、“聪明”的“大眼睛”丝子相通。丝子“最讨厌撒谎”, 这一点也与驹江的性格相似。
楠绪子的《金表》揭载于1900年9月号《明星》。1906年出版文集《晴小袖》时, 改题为《霜夜》, 再度发表。漱石可能读过《晴小袖》中的《霜夜》。《金表》的女主人公藤子的婚事已定, 她为了安慰恋慕自己而失恋的堂兄数男, 霜夜里痛苦分别时, 送他一块金表留念, “冷风冰冻了青年的热血, 闪闪的金表在霜夜中留下了长长的哀怨”。
漱石《虞美人草》中的金表出现于18、23章, 由始至终发挥着作用。它象征女主人公藤尾, 也象征财力、荣达的色相世界, 构成作品的中心。藤尾欲以“金表”钓小夜和宗近, 戏弄二人。最后, 遭宗近猛烈反击, 金表被宗近摔在暖炉大理石棱角上。藤尾屈辱之极, 昏倒在地。摔坏的金表象征藤尾的死。金表用于表达情节发展的高潮, 相当于旋涡型结构的《虞美人草》中的大旋涡, 在急转直下的悲剧大结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 金表是《虞美人草》构成的基本, 作者通过金表来推展情节如此结构, 漱石从何处得到启发?恐怕来自《晴小袖》中的《霜夜》。《霜夜》中的藤子与数男, 和《虞美人草》中的藤尾与宗近一样, 都是堂兄妹关系, 名字也明显相近。
漱石《虞美人草》中的藤尾送给宗近金表, 被他摔在暖炉的大理石上, 用意何在?这恐怕是漱石进了朝日新闻社, 处于作家使命感, 要告别迄今以与楠绪子文学的恋歌构筑的美丽的卵形世界, 即《幻影之盾》、《趣味的遗传》等构成的《漾虚集》式幻想的浪漫世界。然后, 示以志士气概从事创作的决心。漱石向承袭了《台风》白井道也谱系的宗近寄托了志士气概。漱石《文艺的哲学基础》 (1907年4月) 主旨是, 作家的连续意识若能与读者的连续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