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兴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研究
城头山古城遗址的发掘不仅是一次学习和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一个重大的军事事件。因为它将中国历史上华夏民族最早的起源地域从黄河流域改写为长江中游流域。城头山古城遗址的考古学年代,主要是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处于何种社会形态?上世纪80、90年代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就此本文作者曾撰文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从一期筑城开始,就应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末期;大溪文化二期时,城头山住民开始出现等级分化,迅速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到大溪文化三、四期,特别是到了四期,城头山居民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公社的早期阶段。前文主要是从墓葬习俗、生活器具、生产工具等方面加以阐述。本文拟从房屋建筑方面进一步论证: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一 居住面和外墙的修正
房屋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不同时代的房屋建筑反映了该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房屋建筑首先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即各类建筑技术;其次涉及到人类集团的社会生存状况,是定居还是游牧,是城市还是乡村,是平原还是山区等;再次涉及到人类社会组织和婚姻家庭状况,是对偶婚还是一夫一妻制,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是宗族聚居还是混居等等;最后涉及到文化发展,如宗教、艺术、风俗、不同文化交流等等。中国母系氏族文化遗址留下了丰富的遗存物,其中以房屋建筑遗存量多、典型,具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在中国北方,有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半坡遗址,其历史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年,总面积约有五万平方米。居住区分为两大片,每一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周围是小的居住遗迹。这两片房子可能分别属于一个村落内的两个次一等的社会集团,每个集团都有一座大房子来作为群团首领的住所或是集团成员的聚会场所30。这座长方形大房子面积达160平方米,是由方形的、圆形的或者又有方形又有圆形的房屋组成房屋群,小房屋的门朝向大房子249。在村子内,共发掘了房子46座。大部分房子是半地穴建造的,也有一些是地面建筑。房子的基本特征是,在门道与居室之间,一般有一个两侧围起小墙的方形门槛;居室的中心有一个灶坑,有若干柱子来支撑房顶;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土抹制而成30。在居住面和墙壁的修整方面,半坡的房子做的比较简单,一般只是用草泥土在原生土的墙上涂抹一遍,居住面则稍微涂得厚一点。在居住面下面,多垫有烧渣、灰土、木板或树枝31。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房子似乎有意识地经过火烤。因为倒塌下来的土块都烤得十分坚硬匀透,有的着火面在外侧而不是里面,有的房子里面全部烤过,但屋外的地面却没有被火烧的痕迹。因此可以排除因为失火而废弃的可能性。在使用前有意识地用火来烘烤居住面和屋顶,这种做法在各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普遍存在。在国外,譬如中亚和西亚的一些新石器时代房屋也出现同样的烧烤现象32。
在中国东部,有介于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之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早期的房子还是半地穴的,保存较好的村落遗址有长岛北庄,位于胶东半岛以北的庙岛群岛。这里每座房子大约有10到20平方米大小,也有几个超过30平米的大房子。整个村落有规划,房子之间排列有序。到了大汶口中期,除半地穴形式之外,也出现了地面建筑。开始出现挖墙基槽,在槽内栽埋木柱的建筑方法。这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考古学家在大汶口文化的一个遗址中发现了3件陶质房屋的模型:屋前有门、三面有窗、攒尖式的屋顶。晚期的房屋建筑没有太大的变化。地面建筑也没有取代半地穴房子,后者仍占主要地位。有的地方发现长条形多间的排房,这可能是其他地区民居建筑对大汶口居民的影响54-56。
在长江下游有著名的母系氏族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大量的木构建筑遗迹的发掘,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亮点。通过对木材加工痕迹的研究,表明河姆渡文化已经具有了高超的木作技术,脱离了原始低级的阶段。多达十几种榫卯结构,尤其是双层卯头的出现、梢钉的采用以及燕尾榫和企口板的发明,均可称得上是我国木构建筑史上的奇迹。河姆渡遗址成为南方早期典型建筑式样的源头47。
在北方还有著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氏族村落包括居住区和墓葬区,两者之间隔以壕沟。居住区作圆形排列,中央是个广场,周围有房屋100多间,同一时期的有60多座,分成五组,每组有一所大房子,位于小房子的前面。最大的一所面积124平方米,大房子都是半地穴式方形房屋,结构基本相同。各组小房子的门向与大房子一致,都朝向村落的中心广场。每一组房屋,是由一个母系大家族居住的,大房子可能就是氏族和家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同时也是老年成员和少年男女的公共住宅249。
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地区的安乡县发现的距今7 000多年的汤家岗遗址中,考古发掘发现该遗址的人们已用木柱为支撑,用编竹夹泥作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CYX-QEHP-12生产计划控制程序.doc VIP
- 《GBT 3655-2022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最新解读.pptx
- Φ0.05mm微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性能的多维度探究与优化策略.docx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推荐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课件.ppt VIP
- 学校制度汇编学校制度集.doc VIP
- 2023届湖北省圆创联考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四氢噻吩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pdf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