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洪灾之梦
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1368年朱元璋成为皇帝。有趣的记录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二年(今深圳和香港的一些地区)偷走了城隍和福峪山的土地。朱元璋不仅在殿里提到了这一梦境,还在东莞城隍庙和天后庙前演唱了这一场景。朱元璋还写了《为东莞县城隍呈熙伯宽恕》。“九宫大殿内的保护非常严格,京都也很远。东莞县城隍庙和福峪山的土地并不突出,害怕被驱逐。我敢于去宫,在表达章中演奏……”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记载皇帝在香港的真实记录。而日后朱元璋的相应举措也反映了“洪武之梦”并非仅仅停留在梦境的层面上, 2年后, 朱元璋的沿海边防逐步成型, 构成了以卫所城池为中心, 炮台、水寨、堡垒为辅助, 陆军驻守、舟师巡哨, 各尽其责, 相互支援的多层次防御体系, 而大鹏所城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明代开国皇帝对海隅一角的关注自然并不是突发奇想的现象, 倘若我们联系明初的时局背景, 也会发现引发“洪武之梦”的蛛丝马迹:1) 1368年洪武称帝时, 朱元璋已经历7年的浴血奋战, 此时南方尚未平定, 两广依然属于元朝疆土, 而北方尚有陈友谅的军事船队的威胁, 南方边疆的倭寇也是蠢蠢欲动, 国家的不安定使朱元璋对闽粤地区格外忧心忡忡。2) 为了统一大业, 朱元璋派第二、三军于1368年出征, 征南将军率领舟师南下直取广州, 此时一向对神灵崇抑有加的朱元璋思前略后, 为求内心平稳, 一向“恐海”的帝王决定封南海诸神, 以保出师顺利。这么一来, 南海神、付波神、天妃海神都得到了赐封。同年, 何真归附, 广西平定。然而沿海地区却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太平, 日本以及沿边海盗不断寻求伺机, 侵扰边境, 朱元璋虽然对此事怒不可赦, 但考虑到天下初定, 故采取了“防胜于攻”的策略, 部署了一系列海防行动。3) 从中国大背景的历史发展中看, 这场冥冥之中的“海洋之梦”, 也暗含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契机, 也许朱元璋还并未意识到, 海洋观念不仅将成为未来几百年历史的重要内容, 同时对于整个帝国的经济乃至存亡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
洪武十四年八月 (公元1381年) , 朱元璋置南海卫于广州东莞县及大鹏、东莞、香山三守御千户所。在康熙·靳文谟《新安县志·卷三·城池》记载:“大鹏所城与东莞所城, 同年奏设, 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筑, 内外砌以砖石, 沿海所城, 大鹏为最。”县志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东莞所城与大鹏所城各自海防范畴的侧重面, 但在嘉庆年间增补的《新安县志·卷十二·海防略》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夫军政, 莫急于边防;而边防, 莫重于海徼……南头一寨, 则为虎门只外卫, 即为省会只屏藩, 尤为扼要;至大鹏所城, 则毗邻平海, 防御慧潮, 亦重镇也……”此语中不仅解释了中国明朝海防选寨的要点, 同时也了解了大鹏所城的防护领域, 它处于广州府和惠州府的交界地, 其时属惠州府, 又属广州府管辖。在这样一个军事薄弱和交通不利的地段, 自然容易成为寇盗的“避风港”, 同时出于对平海海域的坚守, 大鹏所城的军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其500年后的清末鸦片战争中看出, 尤其在道光二十二年 (公元1842年) 香港岛割让英国之后, 大鹏协的地位曾被多次提升到关乎国家生死攸关的咽喉地段。
2 应特别强大,金汤而势实
大鹏守御千户所的选址, 最初是定在大鹏半岛最南端的南澳镇西涌海边 (即老大鹏) , 筑城三月后, 广东寇乱涌起, 大鹏将领奉命去平定匪寇, 其后又出于防卫和地势的考虑改设于东部大鹏半岛的大鹏岭下, 迁移举动一方面反映了大鹏选址的慎重, 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大鹏所城的防御策略, 除了要考虑海域范围, 同时也要有效震慑广州府和惠州府的盗贼倭寇。古代的深港地区多岛多山, 大鹏所城的选址其东靠龙头山, 北临排牙山, 南向有七娘山, 所选地势是一处北高东南低的地段上, 既有天然的山峰作为屏障, 易守难攻, 又符合了古代风水所说的环山面水, 护砂相围的宝地形制。在此地高筑城垣, 所城之内的将士便有居高临下、高瞻远瞩之势, 此外, 所城沿海周边还同时设置了11处墩台, 正所谓“日则了望, 夜可伏路;如逢有警, 一台烟起, 左右响应, 营将各挥众合围攻击”。
据康熙·靳文谟《新安县志》中记载:“所城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 高一丈八尺, 面广六尺, 址广一丈四尺;门楼四, 敌楼如之;警铺一十六, 雉堞六百五十四;东、西、南三面环水濠, 周回三百九十八丈, 阔一丈五尺, 深一丈”。其城池体量较大且防卫性较强, 同时所城内部也筑建了多个防守配套设施, 如参将署、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大鹏所屯仓等重要建筑。除了坚固的物质防御外, 所城内也形成了强有力的精神势力, 这可以从所城内众多的文庙、武庙、宗祠、天后宫、侯王庙、赵公祠等宗庙祠堂建筑中窥探一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