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VIP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学习目标 2.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艺术特色。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积累名言名句。 3.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 目录 题 解 文学常识 诵读感悟 文本研读 合作探究 壹 题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题 解 贰 文学常识 1.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的名言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学常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孟子主张“性善论”,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其仁政思想具体体现为: ①民本思想;②性善论;③施仁政,行王道。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 叁 诵读感悟 听 录 音 读 课 文 (一)明确字音。 孺子(rú) 怵惕(chù tì) 恻隐(cè) 内交(nà) 要誉(yāo) 羞恶(wù) 听 录 音 读 课 文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听 录 音 读 课 文 为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肆 文本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1.分析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 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 性善论。 (二)研读第二部分 原文: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青欣文案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