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黄山东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世界上大多数大型岩浆云母矿床(如俄罗斯的nolilsk和中国金川)与地幔柱有关(naldret等人,1995;lietal,2005),但近年来在造山带和岛拱附近发现了一些岩浆云母矿床(paktunk,1990;torris等人,2001;thakurta等人,2008;maie等人,2008;ripple,2009)。尤其在中国新疆北部中亚造山带内发现了多个大中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刘德权等, 1983; 王润民等, 1987; 李德惠等, 1989?; 钟应先, 1989; 宋谢炎, 1990; 倪志耀, 1992; 顾连兴等, 1994) , 对这些含矿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类矿床的成因。
北天山地体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 夹于准噶尔地块与中天山地体之间, 带内至今发现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有:黄山东、黄山西、香山、土墩、葫芦和图拉尔根, 这些矿床沿康古尔断裂分布, 构成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 镍总储量达到百万吨 (Qin et al., 2003; 刘德权等, 2005) 。迄今测得的锆石U-Pb年龄显示这些含矿岩体形成于269Ma~285Ma (Qin et al., 2003; Zhou et al., 2004; 韩宝福等, 2004; 顾连兴等, 2006) 。目前, 关于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内的镁铁-超镁铁岩体构造背景及源区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①认为这些镁铁-超镁铁岩体是蛇绿岩套的一部分 (肖序常, 1995; 马瑞士等, 1997;白云来, 2000) , 其源区为软流圈地幔;②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阶段 (刘德权, 1983; 胡受奚, 1990; Xiao et al., 2008) , 其源区为俯冲交代地幔;③形成于碰撞造山后伸展环境 (韩宝福等, 2004; Zhou et al., 2004; 王京彬等, 2006; 顾连兴等, 2006; Mao et al., 2008) , 其源区为俯冲交代地幔或软流圈地幔;④与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关 (Pirajno et al., 2008) , 其源区为地幔柱。
本文试图通过对北天山地区规模较大、含矿性较好的黄山东镁铁-超镁铁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的研究, 并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镁铁-超镁铁岩及玄武岩相比较, 探讨黄山东岩体地幔源区特征, 进一步论证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1 奥陶纪岛弧带
天山造山带可以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地体, 北天山地体夹于准噶尔地块和中天山地体之间。依据古生代地层岩石组合及区域性断裂的分布, 北天山地体由北往南可分为哈尔里克奥陶纪-石炭纪岛弧带、博格达石炭纪弧间盆地、大南湖奥陶纪-石炭纪岛弧带和康古尔-雅满苏泥盆-石炭纪岛弧带 (图1) (Xiao et al., 2004) 。哈尔里克和大南湖奥陶纪-石炭纪岛弧带主要出露有奥陶纪-石炭纪岛弧火山岩及海相凝灰岩和砂岩;博格达石炭纪弧间盆地主要出露砂岩、粉砂岩和双峰式火山岩并夹有少量凝灰质砂岩及页岩;康古尔-雅满苏泥盆-石炭纪岛弧带主要为下石炭统玄武岩、安山岩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熔岩、复理石建造和中石炭统拉斑玄武岩-硅质岩-泥质岩等深水组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志, 1993; Xiao et al., 2004)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岩体位于康古尔-雅满苏泥盆-石炭纪岛弧带中段 (图1) 。
2 角闪辉长岩的特征
黄山东杂岩体地表出露形态为菱形, 近东西向分布, 长轴长5.3km, 中间膨胀部分宽1.15km, 总面积约2.8km2, 侵位于下石炭统干墩组变余粉砂岩、含碳板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之中, 岩体边缘发育角岩, 为同源岩浆经深部分异, 多期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 (李德惠等, 1989?) 。岩体主要由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和二辉橄榄岩组成, 根据岩相间的接触关系, 有三次岩浆侵入 (图2) :①第一次岩浆侵入形成杂岩体的主体部分, 约占岩体总面积的75%, 主要由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橄榄辉长岩组成, 角闪辉长岩位于岩体上部和下部, 橄榄辉长岩位于岩体中部, 闪长岩围绕岩体边缘断续分布, 各岩相之间呈渐变接触关系;②第二次岩浆侵入形成岩体西端和西北侧的辉长苏长岩相, 规模较小, 呈东西向延伸的不规则岩墙状, 含第一次侵入的角闪辉长岩包体, 在图2中未出露;③第三次岩浆侵入形成岩体下部含硫化物的二辉橄榄岩, 在钻孔中可见第二次侵入的辉长苏长岩和第一次侵入的角闪辉长岩被第三次侵入的二辉橄榄岩相穿插的现象 (李德惠等, 1989?) 。
二辉橄榄岩具中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 次要矿物为普通角闪石、黑云母和铬尖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