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大菱鲆技术研究进展及问题对策.pptx

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大菱鲆技术研究进展及问题对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菱鲆技术研发进展 1.大菱鲆弧菌病疫苗获新兽药审批,产业化应用不断推进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成功研制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腹水病疫苗(EIBAV1株)并获批国家I类新兽药注册证;2019年,大菱鲆弧菌病基因工程活疫苗(MVAV6203株)新兽药注册申报通过农业农村部复核检验,获批国家I类新兽药证书,有效降低了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使用量,目标病害发生率降低40%以上。2020年,黄海所研制大菱鲆鳗弧菌灭活疫苗(VAM003株):免疫保护率达75%以上。 2.大菱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再上台阶集成开发了工厂化循环水SCADA物联网云平台系统,实现了溶解氧、pH、ORP、温度等关键水质指标在线监测和溶解氧自动调控,氧气的使用量较物联网系统应用前节约了15%以上,初步实现了海水鱼养殖车间的数字化管理;针对养殖水体营养盐去除效率低,氮物质净化不彻底问题,采用共混改性法制作一种PVA-PVP共混填料,氨氮和硝氮的平均去除率与常规聚乙烯填料相比提高了40.6%和53.5%,填料表面功能性细菌比例显著提高;研发建立了一套养殖尾水处理工艺技术,SS处理效率40~60%、TAN去除率71%、COD去除率40%、BOD5去除率45%~65%。 3.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推动养殖提质增效集成形成一套现场快速检测装置,该快速检测技术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对药物的检测,具备在体系各试验站、养殖基地的推广应用条件;建立大菱鲆二维码溯源体系,实现了“一鱼一码一标”,打通养殖、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了从渔场到餐桌,一扫即现,全程了然;在兴城、葫芦岛等地集成应用相关技术打造大菱鲆品牌产品,真正实现了大菱鲆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针对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鲆鲽类,全面开展营养特征及分布特点的分析测定,比较常见鲆鲽类的营养、风味等质量指标,研究如何有效鉴别产品来源、物种真实性、品质与产地或养殖模式的相关性,建立鲆鲽类营养特征的基础数据库。 大菱鲆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大菱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生产方面的问题养殖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大菱鲆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有一定程度的缩减。在土地及海水资源等约束越来越紧的趋势下,靠扩展养殖面积来提升产量,从而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已显然不现实。大部分养殖生产者与目前技术前沿还有较大差距,通过提升技术而增加产出还有很大空间。部分养殖者的产品成活率、固定资产利用率还有待提高,饲料投入中鲜杂饵料占比还比较高。稳定价格难度还较大,品牌效应还不明显。优质优价尚未能够得到很好体现。要实现整个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价格调控与品牌建设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占比低。养殖模式主要为工厂化流水养殖,此模式对地下海水的需求量较高,深井海水不能得到循环利用,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疫苗等病害防控新技术推广率还比较低。2019年已将30万尾份大菱鲆弧菌病疫苗和腹水病疫苗在生产中加以应用并进行了5万尾份联合接种示范,但与苗种投入量相比,显然占比极低。 (一)大菱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菱鲆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产品主要为鲜活品,加工消费非常滞后。这种消费方式对物流要求较高,不适于小规模家庭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市场的拓展。随着线上电商与冷链物流的发展,出现了“三去”冻整条鱼的粗加工品的产品形态,但占比很小。市场方面的问题(1)国内市场需要进一步开发。大菱鲆的市场认知度近年来在缓慢增加,但接受度和忠诚度还较低。此外,广大的内地市场尚需开发。(2)国际市场参与度低。我国是最大的大菱鲆生产国,占71%,但仅0.09%参与国际贸易。这不利于大菱鲆价格稳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欧洲主产区,其大菱鲆80%参与国际贸易,市场多样化且结构稳定,保证了大菱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大菱鲆产业对策建议多方协同,提高养殖成活率多管齐下,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行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继续推进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转型树品牌营销理念,延展产业链,加大市场开发实施多元化战略,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