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pptx

常见无公害养殖品种产业现状—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海带技术研发进展 (一)主要技术进展北方海带苗种培育技术改进(1)技术背景: 北方90%以上海带苗种生产企业仍延用传统夏苗培育工艺,存在附着基价格高、处理复杂,育苗周期长,病害多发,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益和育苗稳定性。针对北方环境和设施特点,改进和优化了海带育苗技术工艺。(2)技术要点: 在水处理系统中增加蛋白分离器和臭氧发生器,改善水质条件;利用洗刷废水对新海水进行预冷,降低能耗支出;优化附着基,较红棕帘育苗方式增加产能约20%;通过高密度采苗,在幼孢子体大部分生长至4列-8列细胞时进行疏苗,收集并清洗后再次喷洒到新苗帘上继续培育,建立幼孢子体高效利用技术,节省前期培养空间60%以上,降低能源成本20%左右;采用黑色聚乙烯遮阳网作为室外外层遮光材料,全部取代传统竹帘。该技术较传统工艺缩短育苗周期约15d,生产直接成本降低20%以上,可提高海带苗种生产稳定性和苗种质量。 (一)主要技术进展海带筏式养殖标准化技术(1)技术背景: 针对海带养殖设施和区间布局不规范,养殖密度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建立了海带筏式养殖标准化技术。(2)技术要点: 养殖设施标准化。使用八字环固定吊绳和专用浮漂卡扣固定浮漂,代替传统人工打结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养殖航道与区间布局规范化。筏架以顺流筏设置为主,30台~40台筏架组成1个养殖小区,4个小区组成1个大区,呈田字型排列。 养殖密度标准化。每亩(指海域面积)夹苗总数控制在8500-9500株。 应用效果:海带养殖密度降低约20%,鲜菜产量增加10%以上,每亩养殖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 (一)主要技术进展冷水褐藻的加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1)技术背景: 我国褐藻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但褐藻加工产业的收益率低,仍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缺少新的高附加值产品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2)技术要点: 以提取褐藻聚糖硫酸酯为主线,创建了褐藻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以褐藻聚糖硫酸酯为主,辅以多种中药食材提取物,制备了两种复配制剂; 两种复配制剂对免疫调节及对降血糖疗效的研究;形成了褐藻聚糖硫酸酯药食材复配技术。 利用微生物酶降解技术,将生产褐藻聚糖硫酸酯的过程产物褐藻酸钠,降解生产褐藻胶低聚糖与寡糖,形成低聚糖与寡糖产品、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的基料。 利用褐藻渣,创新生产了褐藻膳食纤维为主的海带酱和膳食纤维食品。 利用微生物酶降解技术综合利用海带渣生产海藻肥。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是传统褐藻综合利用系统的产值的2.2倍以上。 (二)主要养殖模式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根据不同营养级养殖生物的营养需求以及海区的养殖容量,构建2层、3层、3+1层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养殖模式,并进行各种养殖品种的合理密植、优化搭配,充分利用养殖系统中不同层次营养级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科学整合不同营养级生物,实现自然环境养分、能量、空间利用率最大化。(1)两层生态养殖模式 根据海域状况,在不适合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上层进行海带、龙须、裙带等大型藻类筏式养殖,中层吊养鲍、扇贝等海珍品贝类,形成了“藻-扇贝”或“藻-鲍”复合的筏式2层生态养殖模式。 藻-扇贝复合的筏式生态养殖模式。在75m的筏架上吊挂85绳海带;海带吊绳间吊养扇贝,每台筏架吊挂50笼。 藻-鲍复合的筏式生态养殖模式。在75m的筏架上吊挂85绳海带;海带吊绳间吊养鲍,每台筏架吊挂24笼。 (二)主要养殖模式多层次综合养殖模式(2)三层生态养殖模式 在适合投放增殖型人工鱼礁的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并底播增殖鲍、刺参等苗种;中层以筏式方式养殖鲍、扇贝等贝类;上层养殖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形成了“藻-贝-参”三层生态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上中层按2层养殖模式配比养殖,下层造礁、底播增殖海珍品。 投放鱼礁主要是3×3×3m的钢制鱼礁; 底播鲍规格要控制在4cm以上,密度平均为2个/平方米; 底播刺参规格要达到300头/kg以上,底播密度平均为100kg/亩。(3)3+1生态休闲养殖模式 在适合建设生态礁的海域底层投放聚鱼型生态鱼礁,中层以筏式方式养殖鲍、扇贝等贝类;上层养殖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形成了“藻-贝-鱼”3层生态养殖,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海上平台、海上垂钓等休闲渔业设施,加快产业融合,形成了“藻-贝-鱼”+“游乐购”的3+1生态休闲养殖模式。 (二)主要养殖模式多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效益 经济效益: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将藻类、贝类、海参和鱼类严格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实现了“减量增收”;海带、龙须菜等藻类亩产由2.08吨提高到2.63吨,增产26.5%;扇贝亩产量由1.56吨提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