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种养技术—稻鱼养殖概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稻鱼养殖概述 1. 稻鱼养殖定义稻田养鱼是中国农业文明中一种经典的农耕模式,还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工措施,构建合理的稻鱼生态系统,既种稻又养鱼,达到稻鱼共生互利,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都得到合理的改造,发挥稻田的最大“负载力”,实现地水两用、种养耦合,从而达到绿色生产、种养双丰的效果。稻田绿色种养产出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好水好稻好鱼一水两用、一田两收 稻渔双赢 2.稻鱼养殖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稻田养鱼生产的国家;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陕西的汉中、勉县及四川的新津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体系;三国时期(公元223-265年),“魏武四时食制”最早记载了稻田养鱼;晚唐刘洵“岭表录异”有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顺德县志”记载“圃中凿池养鱼,春则涸之插秧,大则数十亩”。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 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3.稻鱼养殖生态机制稻鱼共生系统内稻和鱼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系统既可使水稻丰产,又能充分利用水稻田中的水、有害生物、虫类养殖鱼类,综合利用水稻田的一切废弃能源,提高生产效益,不用或少用低毒农药,以生物防治虫害为基础,生产出优质鱼类和稻米。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相比,稻鱼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复杂度大幅提高,拥有更完善的物质能量流动途径,从而能更高效地利用、传输和转换系统中的物质能量, 更好地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波动。稻田养鱼的关键是利用鱼在系统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鱼在田间的活动和排泄达到一定程度地中耕和不间断施肥的效应。 CO2日光能日光能鱼 类水生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大气土壤杂草水稻水收获CO2收获日光能CO2养 分有机碎屑(细菌分解)施肥农业害虫3.稻鱼养殖生态机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