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 的 特 征美是一种社会现象1 美的本质和特征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品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1.日月山川等自然景物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那时它们是否具有“美”的价值? 2.春天的鸟儿,有的展示鲜丽的羽毛,有的展示婉转的歌喉,它们彼此吸引,欢乐打逗,能表明动物有欣赏美的能力吗? 3.人类的审美活动与动物的求偶行为有什么本质区别?这表明美具有怎样的属性? 【思考与交流1】(P11) 【思考与交流2】(P11)思考·交流·品味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日月山河等自然景物都是自在之物,它们没有预期的自觉的目的,不能自觉为美。尽管它们作为物质的属性已经存在,但因为没有欣赏者存在,“寂寞开无主”,因此,这种“美”没有价值。虽然后来出现了动物,但“满山的鲜花青草,在牛羊眼里都是饲料”。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鸟儿这些所谓的“审美”现象,其实是一种基于本能的展示自身的求偶行为。它们一旦被阉割,炫耀羽毛或展示歌喉等行为马上消失或者不再出现。又比如,没有什么动物能够欣赏西山的余晖、幽蓝的夜空,欣赏悦耳的音乐、曼妙的舞姿。“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也表明动物没有欣赏美的能力。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人类的审美活动既不是单纯的求偶行为,又有着十分广阔的范围与对象。人类不仅能够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够追求美、创造美。创造美、欣赏美,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表明,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离开人类社会而存在。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动物没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些动物所谓的“审美”现象,实际是一种基于本能的求偶行为,这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使是最粗笨的石刀,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蕴含了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1.为什么说美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 2.黑格尔说:“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试从美与人类的本质力量关系的角度,讨论这个男孩为什么“惊奇”。 【思考与交流1】(P11) 【思考与交流2】(P11-12)思考·交流·品味(一)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 智慧和勇气、伦理和道义、美好的生活理想以及正义的社会斗争,等等,这些优秀的行为、品质及思想感情,为什么能够使人获得美感? 【思考与交流】(P12)思考·交流·品味(二)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 1.森林、雪峰、星辰、大海等天然景观,未经人类改造、人类甚至无法改造,为什么也是美的呢? 2.自然物之所以能够显现出审美价值,有哪些具体情形? 3.中国红为什么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思考·交流·品味(三)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美的对象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而之所以产生这种审美愉悦,是因为它们展示了人类的智慧、仁爱、勇敢,表现了人类的理想和愿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美的价值就是人类自由创造的价值。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从自己的活动中“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并从自己的创造中获得喜悦。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原始社会之所以把它们作为审美对象,是因为他们战胜了猛兽,这些东西已成为原始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象征。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它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美和欣赏,就是因为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显示了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人们自由创造的活动,表现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这些优秀的行为、品质及思想感情,能够显示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能够体现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具有美的价值。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第一句是说,人之所以异于并高于动物,在于人有明辩是非的能力,有严格的人伦操守。 第二句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在于人有知觉,有生命,而在于人讲道义。人作为社会成员,首先应当遵循社会行为规范。这些社会行为规范,就是儒家所谓的“礼”。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这里有一个大的前提和背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