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望诊法 变色 红色 鲜红-急病; 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 白色 慢性病; 中白边红 慢性病急性发作 灰色(淡暗) 陈旧性损伤、肿瘤 变形 隆起、结节、条索、凹陷 慢性器质性疾病、肿瘤 丘疹 红色、白色 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慢性)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血管变化 充盈、扩张、网状等 心脑血管疾病、炎证 脱 屑 皮肤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内分泌紊乱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2、触诊法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触摸法 隆起、凹陷、结节 压痛法 + ++ +++ 3、电测定法 4、#染色法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5、#耳─心(脉)反射诊断 采用光照、手触、棒压刺激耳穴时,桡动脉幅值、频率变化明显者,表示相应部位的病理变化 (二)选穴原则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按相应病变部位 胃痛-胃,泄泻-大肠 按中医理论 耳鸣-肾(肾开窍于耳) 目-肝(肝开窍于目) 按现代医学 月经不调—子宫穴、内分泌穴 按临床经验 失眠、癫狂—神门 高血压-高血压点 1、寻找反应点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三)操作方法 可用观察法、按压法和电阻测定法,寻找敏感点及反应点 2、消毒 用75%酒精消毒耳廓。 3、耳穴刺激方法:常用毫针刺、耳穴压丸、电针、揿针、穴位注射药物等方法。 耳穴疗法的压豆材料 有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丸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见。用胶布制成0.6平方厘米乘以0.6平方厘米之大小方块。亦可用从药店购买的专用于耳穴压豆治疗的耳豆板。 禁忌症 皮肤感染,皮肤过敏、耳廓有炎症、溃疡或皮损者,不宜采用贴压法 评估 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 2.患者体质及压豆部位皮肤情况。 3.个体差异,心理状态。 告知 压豆局部有酸、麻、胀、痛感。 局部可能出现辅料过敏现象。 计划 1.物品准备 治疗盘、75%酒精、胶布、压豆材料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丸等。 2.病人准备:介绍压豆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 3.环境准备: 病室整洁,舒适。 概 述 定义: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 来源与发展 古籍记载 耳脉 《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手少阳三焦 《灵枢五邪》 ……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备急千金要方》 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 《针灸大成》 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 民间 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 国外 古希腊 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古埃及 妇女节育 耳针图的形成 《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 耳穴42个(耳与内脏的关系) 1958年译成中文传入我国 耳针体系 中国耳针体系 法国耳针体系 耳穴标准 《耳穴国际标准方案》 1987.6西太地区卫生组织通过。 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993年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耳部存在十二经脉相应的路线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 阳-耳前、耳上角 脏腑联系 《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耳 轮 耳轮结节 耳轮脚 耳轮尾 对耳轮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耳 屏 对耳屏 三角窝 耳舟 屏上切迹 屏间切迹 轮屏切迹 耳 甲 耳甲艇 耳甲腔 耳 垂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 分布与耳郭上的腧穴 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 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 与内脏对应的穴位 (消化系统特点) 耳穴分布规律:耳郭像一个倒置的婴儿 耳垂、对耳屏 耳舟 对耳轮 耳甲 四、耳穴的部位 与主治 主治 呃逆、呕吐 皮肤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盆地课件.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解读 九年级下第二章 物联网.pptx VIP
- 【人教新版】七上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DB50∕T 1786-2025 门诊安宁疗护服务规范.pdf
- 《蒙牛企业介绍》课件.ppt VIP
- 学生的学习风格.ppt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苯甲苯冷凝器工艺设计(课程设计).doc VIP
- 8、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统编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